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焦点评论/重塑优质民主 为港再筑繁荣路\吴志斌

2022-01-04 04:27: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上月20日发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梳理了从英殖时期毫无民主的恶象,到香港回归以“一国两制”为根基而创造符合香港实际情况民主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

  12月22日深夜,港大移除了所谓“国殇之柱”,随后中大和岭南大学也“抹去”了校园里的所谓“民主”浮雕。如果说白皮书是为香港的民主发展纲领定了调、明了路,正本清源地指明了香港民主的历史新起点,那么香港高校的自我“割席”,则是在断绝“独草”“独根”势力进入校园方面的自觉行为。由此说明,当下的香港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一味追求西方意义上的民主或者说跟着西方话语而定位的“自由人权”,在香港是没有出路,甚至会自断后路,自毁前途。

  回顾香港的历史,英国当局对香港是采取绝对的殖民统治手段,只问利益,不问人权。不仅在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以及集会自由方面大加监控,甚至建立了“华洋分治”的格局,对港人采取高压统治,在司法裁判方面实行种族歧视。

  盲从西方只会自毁前途

  香港市民数次提出的民主诉求,例如市议会的设立,改组立法局、建立民选议席以及要求实行地方自治,均遭到英国当局的拒绝。直至九七回归前,港英当局才开始着手布局所谓的“政制改革”,引入和扩大选举体系,将区议会和立法局部分议席骤变为选举产生。此举可谓是别有用心,是妄图将香港变成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治实体,一方面与英殖民当局在政治价值观上保持紧密联系,意图延续其影响力、英国对香港的政治操纵;另一方面也是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埋下了一颗“计时炸弹”。

  可以说,英国不仅没有给香港真正的民主,而是为了殖民利益才释放出隐藏着反中乱港野心的假民主。

  正是如此,英国殖民者在其离开香港之前留下了一个“民主陷阱”,严重误导了一批无知的港人,沉溺在西方民主的神话之中,误信英国为香港创造了“双普选”,甚至走上了将国家安全为筹码,向西方摇尾乞怜、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不归路。这种倾向的民主化,其实是损害香港社会自身的发展利益,是破坏每一个香港人追求幸福自由的基本权益,更是危害国家安全。

  香港的民主时代是自回归之后,在“一国两制”的大前提下,实行“港人治港”,赋予香港特区“高度自治”和港人广泛选举权而得以开启的。原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律师会前会长刘汉铨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香港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的民主制度是在‘一国’之下,受宪法限制,不是无限制的,与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有根本上的不同;香港不是一个主权国家,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因此特区整个社会制度都应受制于‘一国’之下。”

  一方面,宪法和基本法是保障和规划香港民主道路的法律基石;另一方面,香港的民主机制必须是符合其法律地位和国家安全利益、以香港繁荣稳定为目标的民主机制。正是在回归之后,香港才拥有了真正的民主;只有“一国两制”,香港才拥有可持续的民主;只有中央的坚定支持、努力推进和坚决维护,香港的民主才能行稳致远。

  香港的民主从来都不是亦步亦趋学习西方的民主,也不应是为西方政治神话而“神魂颠倒”的劣质民主。香港的民主是以广大香港市民福祉为归属的优质民主。何为优质民主?优质的民主是给社会带来全面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幸福。而劣质的民主只能是牺牲社会发展,绑架民众利益,危害国家安全。

  推动发展上新的台阶

  纵观历史的进程,香港经济的繁荣发展从来都不是因为有多少西方意义上的民主、普选与自由所塑造的。近几年来,恰恰是因为香港出现对西方民主的迷思,香港经济才屡遭重创、停滞,社会人心撕裂,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矛盾龃龉升级。

  2021年的香港,在国安法实施和完善选制之后,走上了全心全意谋发展的道路。发展是解决香港问题的金钥匙。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民主的进步是相互联系且互为表里的。只有经济的蓬勃发展,民主的尺度才会有健康的基础。与此同时,良好民主的发展要促进经济的繁荣,人心的聚合,民主绝不能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香港回归之后,世界政治动荡,金融危机不断,香港如今的繁荣稳定离不开内地改革开放的红利与政策倾斜,也离不开内地的广阔市场和中央的全力扶持。

  历史的快车驶入了2022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完善选举制度为香港政治环境保驾护航,选委会的选举与立法会选举的成功收官,让香港市民重识优质民主的风貌和实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既有国家强大的支持、国内大循环的市场优势,又有优质民主的政治保障,还有“爱国者治港”的新格局,为什么我们不能重拾人心,团结一致,重新出发,再为香港筑一条安安心心的繁荣路?

  中国侨联委员、香港安徽联谊总会常务副会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