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变种病毒在香港快速传播,昨日本港再新增33宗确诊,其中27宗为输入个案,并有一宗源头不明本地个案,显示隐形传播链数量越来越多,疫情危急。卫生署署长林文健早前警告,目前未能掌握社区具体有多少条传播链,但每名确诊者的社交圈子,都可以造成一条感染链!
有专家预计,疫情即将“海啸式爆发”,要保住医疗系统不崩溃,本港要有新战术应对。专家建议双管齐下,除堵截病毒源头外,更要重启全民检测,找出隐形传播链才能清零,否则疫情难以收拾。
全民强检是最好的方法,如早前深圳及郑州先后出现本土疫情,也是靠全民强检揪出传播链。深圳1月7日一对夫妇例行检测阳性后,当局立即启动各种防控措施并展开大规模全民核酸检测,首日10小时内,龙岗区就已累计采样90万人次,罗湖区采样32万人。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上周初发现一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在1月5日决定立即启动全民核酸检测,全市1200多万人要接受核酸筛查。1月7日及8日,再进行第2轮及第3轮检测,在六小时内1260万人完成核酸采样,平均每秒钟为583人采样,组织检测能力和后续的化验能力令人惊叹。
在上述经验中不难发现,内地抗疫是主动找出潜在患者,将疫情扑灭于萌芽阶段,反观香港则被动得多,遑论更多次出现机组人员检疫漏洞。
全民强检是抗疫的最好方法,但执行难度极高,若希望在一星期内完成全港约750万人的检测,人手和地方是最大难题,如要全民强检,特区政府可以考虑请求中央政府协助。
为达至“早识别、早隔离、早治疗”,特区政府前年9月1日展开普及社区检测计划,为香港市民提供免费检测服务,两星期内完成。内地570多名支援队成员来港驰援抗疫,日以继夜不辞劳苦协助检测工作。香港170万名市民参加,总共找到26名隐形患者,这意味着切断了26条社区隐形传播链。
设下接种率目标和时限
其实普及社区检测计划原本可以发挥出更大成效,然而当时计划却遭到揽炒派大肆抹黑,例如会出现假阴性、会将港人DNA资料“送中”等,声称检测中心有加剧病毒传播的风险,又声称科兴疫苗“有效率成疑”“副作用很大”,并在Facebook和街站散布“嘢可以乱食 疫苗唔可以乱打”、“疫苗政策失信于民 群体免疫遥遥无期”等文宣,企图制造恐慌。
直至今日,虽然乱港分子大多已作鸟兽散,但当时的抹黑仍在社会上留下一定影响力,甚至连带影响后来疫苗接种计划的成效。疫苗计划推出近一年,接种第一针的比例才终于超过70%,惟尚有约170万合资格人士未打针。
呼吸系统科医生梁子超认为,香港长者接种率尤低,政府应该设下长者接种率的目标,更应同时设下时限,“要有死线,如果做唔到,係咪可以有奖励,或者更多限制。”政府应尽快提升接种率及推动第三针的接种,以准备通关和减低第五波爆发带来的冲击。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九龙东区各界联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