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港事港心/一生爱国爱港 善行润泽社会 ──永远怀念方润华博士\孔永乐

2022-01-10 04:24: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月6日传来噩耗,慈善家方润华博士辞世,享寿98岁。方润华一生热心公益,不单于香港及国内外社会身兼多项重要公职,还长期无私地投放大量资源、时间及精力扶贫助学,积少成多地改善各地穷人及学童的生活。每年每月“积小善而成大德”,爱心捐款及服务工作从未间断。方润华先生的爱国爱港情怀亦令人肃然起敬,即使年届九秩,疫情前仍然笔耕不辍,在非法“占中”及维护国家主权等问题上勇于发声,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总不模糊、绝不退让,带头遏止社会上的一些歪风,为社会不断引入清流及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方先生的爱心、善心及恒心令人尊敬!

  大是大非问题绝不含糊

  2019年初,笔者有幸与友人于中环拜访方博士。方润华先生在海外及国内已获得无数的荣誉及成就,但接待笔者及友人谦虚有礼,不居功、不自夸。这并不是客套之言,笔者的亲身见面交流时完全感受到方前辈的真诚与正义感。方润华坦言,早年因战乱而辍学,未能好好接受教育,故此努力学习并坚持每天读书写作。方前辈分享梁承志所编的《处世金言》摘录:“我不如人要奋发。只有勤劳,才有进步;只有恒毅,才有成就;只有奋勉,才有前途。多读书,读好书。多做事,做正事;多交友,交益友。”这全是显浅易明的道理,但也是人生经验积累的大智慧。

  其后,笔者从《余庆集》一文中看到方润华先生早已撰文分享选友及交友,指出交友首要以德相交,第二是以诚待人,第三是随缘。只有君子之交才以朋友的学问道德来作为自己的榜样。席间,方润华先生还分享养生之道、犹太人经商之道,以及香港最新政经状况等等。临别时,方先生嘱咐陈德真前辈复印其手写的摘录笔记及全套文集(《余庆集》、《静思录》、《随缘篇》、《感恩篇》及《望远篇》)赠与笔者及友人。2020年,公司还特意送赠《方圆集》(方润华先生与其子方文雄先生合着),让笔者好好学习。笔者至今仍好好收藏及阅读,每次翻阅文章时总感受到方先生真挚诚恳的言传身教,明白做人要感恩、惜福、修福。

  方润华先生文如其人,文章总是散发其正义感及正能量。方前辈的文章涉猎极广,除了国际及国家大事外,还经常从其生活、经商及扶贫经验分享如何提高自身修养,以关怀身边亲友。简言之,如何做一个好人。例如在《随缘篇》中有一文劝说我们要珍惜亲情,力戒见利忘义,并且懂得珍惜平凡生活,就要弃非分之念,力戒浮华攀比。方前辈谆谆告诫,发人深思。

  过去,不少香港的学校及家庭因政治意识形态而出现分歧,学校及家庭教育出现问题,令下一代走上偏差的道路,逐渐失去了一些优良的传统美德及个人修养,亦给社会带来不良风气。方润华先生的金石良言更显得难能可贵!香港社会不论左中右政治立场,老中青人士都适合多多研读方润华先生对人生处世、对国家及本地事务的分享见解。方前辈的文章总是充满睿智,我们可以静心研读及领略。我们在社会中都希望比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功名、更大的成就,但在人生路上却越走越偏,稍一不慎便陷入了迷失,对国家及社会甚至出现仇恨及误解。

  为国为民理念长存香江

  人生旅程短暂,回望过去历史,不少叱咤风云、盛极一时的人,最终都被人淡忘,只有美好良善、造福人群的人物及价值观才能击退不同时代的洗礼,一代又一代承传下来。方润华先生曾分享,其祖父方肇彝先生借用《圣教序》而取名“润华”,有希望他长大后能达“润我中华”之意。方润华先生不负所望,精彩地走过富意义的人生,为祖国经济及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1994年,为表扬方润华先生的成就,国际小行星组织批准将5198号小行星正式命为“方润华星”,永远在星空中光耀大地,光耀寰宇。行善并不容易,坚持行善积善更显出人性善良的光辉。愿方前辈的后人继续发扬其行善积德的公益事务,以感恩回报之心温暖社会、照亮人生。过去数年,香港社会里太多负能量,每天差不多充斥地产霸权、贫苦不均、阶级权贵等负面信息,让香港市民失去了人世间应有的温暖。笔者相信,方前辈定必希望更多人能发放正能量,不为名利而行事,身体力行共同祝福社会。现实里,各人能力及际遇不同,有能之士更应该珍惜所拥有的资源,帮忙老年人、残疾人士及儿童,造福他人,贡献社会及国家。

  最后,希望香港未来有更多如方润华先生的慈善家,为祖国及香港保持繁荣稳定而作出努力,为国富民强的目标而进发。我们此时的生活得来不易,这是数代人辛苦努力的成果,并需要后人持续承传接棒。愿方润华先生安息,并愿方润华先生的理念长存。

  华人学术网络成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