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从上环暴动案判决反思青年政策\郭文纬

2022-01-19 04:24: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日前,21人因参与2019年上环暴动被判囚30至42个月。一众被告主要为年轻人,当中更有7人是学生。眼见自己的孩子犯案入狱,为人父母感到痛心的同时,难免会困惑为何孩子会走上歪路。

  青少年的无知遭到肆意利用

  大多数被告向法庭求情时都表示悔意,唯独简健煌毫无悔意。他引用了美国已故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一席话,指“暴动是被社会漠视的一群人之发声渠道”。裁判官驳斥称,暴力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公众也不能出于满足一己信念而任意妄为不择手段,并裁定简健煌的所谓求情不能构成减刑理由。更何况,马丁路德金在种族平权运动中是凭借道德的力量才能赢得国际社会支持,最终令种族主义者屈服。若果他诉诸暴力只会适得其反!

  这种为求达到政治目的而歪曲事实、合理化暴力的手段,值得教育界深切反思。简健煌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印证了“无知最可怕”这一句话。事实上,像简氏这一类见识浅陋的人很容易成为井底之蛙。他犯案时很可能受到社交媒体的激进言论洗脑,误以为修订《逃犯条例》是让内地执法机构任意跨境执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要引渡疑犯回内地受审,必须经过香港独立司法机关的重重关卡。香港和内地、澳门、台湾之间均没有疑犯引渡协议,而修例的原意是要填补这个法律漏洞,可惜法案被一些政治机会主义者盯上,变成了抹黑中央和政区政府的手段。那些反中乱港分子、政客和媒体一如过往不放过任何诋毁中央的机会。他们视修例为大好机会,于是孤注一掷,诬蔑修例为中央任意捉拿港人回内地受审的手段!就像那些反23条立法的人一样,他们根本没有审视法案细节就提出反对!一部分市民之所以陷入恐慌,是因为反中乱港势力擅长利用迷惑人心的手段来达到反政府的目的。

  当时部分人在表达所谓的“民主诉求”时挥舞港英旗,难道他们不知道英国管治的150多年里香港是没有民主的吗?管治香港的28任“港督”全部均是由伦敦任命的英国人,港人从来无权置喙。

  由此可见,一些年轻人受立心不良的政客和激进分子所荼毒,最终沦为反中乱港的炮灰。有见及此,当局需要制定一套万全之策,当中包括引用廉政公署行之有效,以“教育、预防和执法”这个三管齐下的方案来阻止悲剧重现。

  在三者之中,教育的角色至关重要。当局要从正确认识“一国两制”的方向来制定教育政策。许多人把“一国两制”原则误解为“香港实际上是‘独立’或‘半独立’政治实体,不受中央监管”。年轻人不仅要学习基本法,还要了解宪法。只有充分理解宪法和基本法,才能领悟“一国两制”的真谛。一些年轻人漠视各国文化和历史差异,把西方民主神化为放之四海皆准的不二准则。这种盲目信仰甚至神化西方民主的错误观念必须予以纠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早前发表的《“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有必要纳入为必修课程,让香港的年轻人认清真相,得悉香港的民主发展是自回归祖国后才真正起步。为化解一些年轻人的“仇中”情绪,当局要从多方面宣扬国情,涵盖国家的发展和治理,借此培养对国家的正确价值观。若条件许可,当局应多安排学生到内地,尤其是到大湾区其他城市进行学术访问。香港大学在大湾区设立的校园可以用作港生了解当地发展,以至与内地青年交流的切入点。考虑到大湾区在国家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应鼓励港生把大湾区其他城市视作第二个发展事业的基地,这也能更好地把握融入大湾区的机遇。最后,特区政府应推出针对性的措施,致力消除年轻人在置业和工作晋升方面的忧虑。

  从源头铲除本土分离思维

  在预防方面,有必要设立机制,严格审查教师和大学讲师的执教资格,在源头杜绝反华分子荼毒青少年。当局须在招募教师时进行审查,并定期检视其表现。另一方面,当局可参考新加坡的做法,尽快立法把假新闻定为刑事罪行,借此打击激进媒体。

  在执法方面,法庭应公开暴动案的裁决结果以及总定罪人数,以儆效尤。执法部门也要努力不懈把逃犯缉拿归案,向社会发出暴力不会得逞的明确信息。警方可在适当时候制作一部电视剧,向公众警示骚乱所带来的祸害。此外,警方须扩大情报搜集网络,并与驻港解放军紧密合作,向后者学习反恐专业知识,务求把本地恐怖主义连根拔起。社会需要不遗余力阻止年轻人参与恐怖活动,因为极端主义不仅会贻害社会,还会令他们前程尽毁。

  年轻人是社会的未来主人翁,即使他们误入歧途,我们也不能轻言放弃。当局可设立一个相关委员会,配合政策集中投放资源帮助他们。毕竟,青年是社会的瑰宝,我们应珍而重之。

  註:原文刊于英文《中国日报香港版》,小题为编辑所加

  廉政公署前副廉政专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