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社会观察/香港新媒体发展的关键问题\李江胜

2022-01-19 04:24: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当前,新媒体影响着社会的每个人,即使不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使用它们,也给人一种无处不在的感觉。只有跟得紧、盯得住、玩得转,才能真正实现“民众在哪里,在想什么,工作就做到哪里”。这种“无处不在感”既可取又不可避免,而香港的“无处不在感”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亟须关注两大问题:一是新媒体发展影响青少年的身份认同问题;二是新媒体发展规管问题。

  全球化时代特别是新媒体时代,对青少年(12-18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反过来,青少年也对全球化、新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球化时代,新媒体明显地影响青少年的身份认同。在21世纪发展起来的青年新媒体文化已经变得含蓄地叛逆起来,这源于一种拒绝前几代人的文化和认同的愿望。青少年文化不仅仅是装饰窗口的装饰品,而是通过这个窗口,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这不仅仅是青年人穿的衣服,他们唱的歌或者他们庆祝的节日。青少年文化是他们学习阅读世界的语言。这是他们在诠释自我的现实和意义,以及在日常实践中所学到的假设的集合。

  过分单一传播西方文化

  香港虽然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地,但香港青少年较能接受外国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最容易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认同形成与角色混淆期,青少年积极地寻求不同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和角色榜样的经验和体会,试图找出最适合自己的。

  青少年形成一种文化认同,涉及到对自己认同的文化做出选择。换句话说,认同形成任务的核心是在一个人的文化共同体中形成个人认同的过程,而文化认同的形成过程由一个人属于哪种文化共同体决定。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从青少年认同危机理论来看,香港青少年正面临这样的危机。

  青少年是成功解决阶段性危机,进行有益的心理──社会调整的关键,否则将面临认同形成与角色混淆的危机。现时香港的新媒体发展正在塑造部分香港的青少年过分单一地接触和参与海外文化(尤其是西方和美国文化),使得香港当地文化尤其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元素在他们心中已经失去了魅力。新媒体塑造和限制了香港更大的文化(主导文化)的态度和期望,改变了一些香港人特别是香港青少年的文化适应策略。文化适应策略是基于非主导群体及其个人成员有自由选择他们想要如何适应文化的假设,如果香港人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文化适应策略,对香港社会来说,那将会导致危险的后果。

  新媒体有新媒体的传播生态和舆论环境,不能再用管理传统媒体的思路来管理新媒体。如果香港对逐步崛起的新媒体、新渠道、新平台,甚至民众接触资讯的新方式熟视无睹的话,那么香港就会失去主阵地和民众聚焦的新阵地。目前,香港没有专门立法对发布、传播资讯进行规管,也没有采取相关的非立法措施对新媒体发展进行行业规范和约束,只是按照言论造成的影响,由政府或受害人提出检控。如果香港对新媒体发展仍持此意见和倾向,无异于让新媒体继续“裸奔”,真的等到造成更大的伤害和恶劣的影响,甚至造成更严重的社会撕裂,再去事后诸葛亮,一定会是事倍功半。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香港要懂得因势利导,利用好新媒体,努力提升管理新媒体的管理能力,不仅仅是引导舆论的需要,也是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需要。

  网上虚假资讯缺乏规管

  对于香港许多市民而言,网络平台一直是其最常用的新闻资讯来源。随着新媒体技术及平台的迅猛发展,香港民众从新媒体获取资讯的趋向越来越明显,新媒体使用率越来越高,这也为假新闻和虚假资讯通过新媒体传播提供了一定的市场。虚假资讯加深了香港民众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的分化,破坏了民众对公共机关的信任。近来,香港执法部门依法对《苹果日报》、《立场新闻》进行查处,随后《苹果日报》、《立场新闻》、《众新闻》等相继自行停运。原本是一件有法可依、正常查处的事情,但经过一些新媒体进行传播,大肆炒作后,使得社会上部分人反应过当,扣了一顶“香港民众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没有保障”的帽子。说到底,还是香港新媒体发展的规管不及时、不到位,才让虚假资讯、煽动性言论有了“生命力”,有了生存的空间。

  香港新媒体的发展应该是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市民,符合香港的根本利益,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如果任其无序、野蛮式地发展下去,再被外部势力别有用心地发展下去,那么香港新媒体的发展必将朝着香港、国家所期待的反方向发展下去。因此,香港特区政府、立法机构需要精准地把好新媒体发展的脉搏,对症下药,从立法措施和非立法措施两个维度推进新媒体规管建设,形成行之有效的新媒体规管措施。

  香港天大研究院研究员、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兼职教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