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会内外/向内地防疫取经 早日切断传播链\梁美芬

2022-01-28 04:25: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日Omicron肆虐,无论是内地还是港澳都受到疫情严峻的考验。中国防疫政策精准有效,备受国际称道;而上海更是防疫成功的典范,因为她既可以有效防疫,亦可以做到不影响经济发展。笔者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借鉴上海经验,而不是一开始断言香港做不到。上海能精准防控而不影响经济,关键就是其高效的流行病调查做法,和病毒的传播抢时间。相关流调队约3000多人,全部经过训练,能以最短的时间,以对市民影响最小的方式完成流调工作。

  “2+4+24”高效流调是成功关键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上海的处理方法一共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市民健康码的快速排查;第二步是“2+4+24”高效处理;第三步是成立流调队。正是这三步,使得上海可以在疫情当前下维持经济和民生,值得香港参考与学习。

  “快”是上海成功抗疫的核心。疫情发生后的第一个24小时是“黄金24小时”,在这个过程中,上海要求各部门同步做好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管控、核酸筛查等工作,做到“事不过夜”。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防止疫情传播的核心。

  关于健康码的排查问题,在发生疫情后,上海可以利用大数据,准确找出依照市民的健康码出行记录进行疫情溯源。上海的红码、黄码、绿码机制也是抗疫成功之处。

  上海很早就形成了一个“2+4+24”的要求,即2小时以内流调队员到达现场,将确诊者送到隔离中心;4小时完成核心的流调信息调查并完成检测,并找出所有紧密接触者(即红码人士)送去隔离中心;24小时要查清所有紧密接触者的接触者(即黄码人士),以便找出所有隐形传播者完成检测。检测阴性的人士方可有限度点到点上班或在家工作,但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到处走动,随街播毒。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高效率的流调工作下,上海并没有进行全民检测,亦没有大规模封城,市民的生活及经济大致正常,可把疫情对市面及民生影响减至最低水平。

  上海的成功经验,香港必须虚心学习;香港要有志向,事在人为,在于决心,此乃特区政府及市民必须共同努力的方向。

  第五波疫情爆发,事实证明特区不能因为疫情比其他国家和地区不算严重而沾沾自喜,应学习上述上海的“2+4+24”流行病学调查经验。已经抗疫两年多了,不能再以人手不足为由,拖慢“应检即检,应断则断”的情况。面对大爆发区域必须立即封区强检,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香港已经受不起下一波疫情了,上海面对疫情所答出的“上海答卷”,值得我们借鉴。与上海相比,在香港所采用的“安心出行”,一切要靠市民的自觉。当然,是否成为感染源头,市民本身是第一责任人;所谓抗疫当前,人人有责;但政府的责任是要走在普通市民的自觉前面。抗疫当前,必须如临大敌;作为政府,不能只把责任推给市民,而忘记了自己拥有庞大资源及权力乃推行阻截病毒扩散措施的关键。

  尽快落实“安心出行”实名制

  香港疫情发生后的追查过程,主要依靠市民的消费纪录及闭路电视录像才追查那位是在场市民;所需时间及难度可想而知。笔者绝对了解部分香港市民为何不想有实名制及追踪功能,一言以蔽之,就是担心私隐问题。但在危难当中,如疫情危机已影响人民生计及生存;社会包括这些担心私隐的市民自己亦长期要困在家中,香港经济受影响,百业萧条,可否考虑在疫情期间牺牲小小私隐,先换取社会回复正常?

  我认为,当局可让想尽快到内地市民优先试行健康码实名制,相信会有大批市民愿意以此换取进出入境内地不用隔离。我亦支持专门觅地建设条件较好的隔离区为长期抗疫作战准备。“安心出行”必须尽快推出实名制以及加入追踪功能,最好能学到上海24小时内找出所有紧密接触者,更快更准地找到源头,杜绝疫情在社区扩散。

  笔者衷心希望,香港内地抗疫一站通,建议特区政府成立与内地直接对口的抗疫协调委员会,推出以两地通关为目标的抗疫措施。除香港专家外,加入一至两位内地专家如锺南山院士、上海公共卫生专家吴凡院长等,为政府顾问专家,聆听他们在内地抗疫的宝贵经验和意见,及增加相互了解;尽早培训及准备足够抗疫人手,在必要时应请求中央派员支援,以达至应检即检,早日切断传播链。希望能令内地与香港早日通关,令经济尽快走出困境。

  立法会议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