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读者来稿/提升长者接种率至关重要\晏小萍

2022-04-04 04:23: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特区先后遭遇了五波疫情,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但也以特殊的防疫抗疫经历,为其他地区抗击疫情、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大规模瘟疫,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一,资讯发放须及时准确。通过政府网站及每天下午抗疫记者会,实时真实地向市民公布疫情信息和防疫抗疫政策。资讯透明对帮助市民及时了解疫情发生发展,传达政府防疫政策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市民有最大知情权,消除流言、谣言和制止恐慌,及时提振市场及市民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因地制宜推出抗疫举措。香港人口密集、住房拥挤、大多数市民居住环境狭窄,政府通过对住宅排出的生活污水进行检测,查出病毒含量,决定应对措施。目前监测定点逾150个,覆盖全港超过500万人口家居环境的污水排放,且每两日作一循环。每日临时检测点约30个,针对定点检测中发现某些风险相对较高的地区,或定点监测未能覆盖而又有较高风险的地区,设立临时的机动检测点采样,取得更精准的数据。另外,香港人口约750万,缺乏下沉社区的完备管理网络和基础组织,社会动员能力不足,大规模封区检测具有较大难度。基于这一情况,突击围封并对住所居民进行强制检测,可以达到一定的辅助效果。

  第三,与时俱进灵活应变。向广大市民派发快速抗原测试套装,鼓励居家抗原自检,这是特区政府因应变异病毒在社区海啸般大规模爆发、现有医疗资源难以应付的实际情况,以科学防疫抗疫的特殊举措。这既可大幅纾缓香港医疗系统的压力,也能有效避免因市民出门排队带来的交叉及重复感染风险。

  第四,加强长者接种率筑牢屏障。尽最大努力普及及提高老年人群的三针接种率,同时引进新冠特效口服药,作为确诊老人的临床处方药物。第五波疫情迄今,最深刻的教训是众多老年人未完成接种,这是造成香港老年患者死亡率高的原因。基于上述教训,要全力倡导和推进老龄人群接种,同时为重症患者提供口服特效药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