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热评:防疫之下保春耕 精准防控与春耕春管需两手抓

2022-05-19 21:19:38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文 / 任芳颉、凯雷

  农事不能误,农时不等人。眼下正是春播春种的好时节,春耕生产是确保中国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目前全国已春播粮食超7亿亩,占意向面积七成多,进度快于去年同期。欣喜中也有隐忧,多省多地发生“低风险地区不让农民下地”的事件,被曝光后幸而得到迅速解决。这也发出警示,中央大政方针需要各地多管齐下不折不扣的执行,更需要农业农村部下沉一线督查,上下同心全力打好打赢粮食生产备耕第一仗。

  四月中下旬,东北春耕关键时期,当地农民向记者投诉“低风险区域不允许农民下田”。来信农民种有800亩玉米,由于基层防疫“一刀切”,逾期半月不得下地春耕。向当地镇政府反映却未得到解决,他痛心的表示:“东北农业不比南方,一旦逾期就要面临秋冬的霜冻,紧接着就是大规模的减产”。幸而,拔打哈尔滨市长热线后获峰层关切,最终得以下地抢种粮食。

  这并非孤例。五月中旬,素有“天下粮仓”美誉的河北磁县发生同样事件。当地农民5月14日给邯郸市磁县县委书记留言咨询“春耕春管”能否办通行证。15日,该县县委办公室社情民意回应称,“全县静默,目前还不能办”。

  河北是中国的产粮大省之一,数据显示,邯郸磁县的冬小麦年均播种面积在21万亩左右,年均产量接近9万吨。在小麦进入灌浆期,特别需要田间管理时,因一张“下地通行证”的限制,就让小麦“嗷嗷待哺”而不得。幸而媒体曝光后,该农户得到镇政府的帮助,“农田已获得全面灌溉”。

  同样是玉米,若延期播种,一个明显损失就是玉米品质下降,水分增大,每增一个水分,玉米每斤单价就少卖3分钱,平均1亩减产100公斤,农民100亩就损失1万元。

  记者留意到,今年,粮食生产的重要目标是玉米保持稳定。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黑龙江与河北两次投诉都与玉米有关。16日晚新闻联播表扬了内蒙古抢抓农时、保障春耕,提到的也是玉米。

  由此见可,中央制定的抓防控保春耕的大政方针,关键在基层克服困难因地制宜抓落实。有关部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各地不得“一刀切”和层层加码,严禁以防疫为由擅自设卡拦截、随意断路封村、不让农民下地,及时打通影响农民回乡务农、农机上路作业、农资调运下摆、农产品生产供应等的堵点卡点。

  面对春耕时间紧,防疫不能放松的双重挑战,各地接到“农民不能下田”的投诉,当向哈尔滨和邯郸学习,首先打通反映和反馈渠道,保证基层一线农业遇到的困难第一时间到达市县决策层;其次,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低风险地区不能“一刀切”,帮助农民做好防控疫情的基础上,保证防疫和春耕两不误;最后,各地当因时制宜可采取线上农技培训、组织滞留城市种地农民返乡、畅通农资企业物流等多项保障春耕备耕,尤其是利用科技实施超千亩田地的机耕机播,扎实推进春耕备耕工作,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