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港事港心/增加上流机会 助港青实现理想\麦融斌

2022-05-20 04:23: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随着本港疫情缓和,各行各业又重回正轨,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近年因社会动荡和疫情对经济民生造成的双重打击,以及积累已久的深层问题。作为香港的未来主人,青年如何增加自身竞争力?如何抓住未来发展的机遇?行政长官当选人李家超在选举政纲中,特别着重强调了增加青年的向上流动机会。本人作为港青的一分子,对李家超的施政理念深有共鸣,认为可从就业、教育、扶贫、就医等方面为港青未来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从内外出发创造机遇

  首先在就业方面,政纲提出为青年创造向上流动的机会。值得强调的是,除了提出宏观的规划蓝图,政纲也有给出实质的政策例子。

  其一,积极吸纳青年加入各类政府法定机构、咨询架构,为青年参与社会事务提供平台。政策使青年不仅限于发声,而是可以实质运用青年的想法、力量,真正为香港做实事。其二,增加青年在国际和内地的实习活动,安排培训及交流的机会,积极支援本地青年到内地的就业和创业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香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着重为青年提供科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北部都会区便预计能增加65万个,包括15万个与创科产业相关的岗位,为青年提供一个就业发展的平台;“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则鼓励在香港及大湾区有业务的企业,聘请及派驻港青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

  内地经济发展迅速,让众多有志青年从底层一步步走向成功。政纲一方面从香港内部出发,为青年提供本地向上流动的机会;另一方面从香港外部出发,以内地作为突破口,为港青提供向上流动的新出路。相信在两地政府的双重推动下,定能为港青提供众多发展机会,帮助青年打破跨代贫穷,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其次在教育方面,政策有助青年全面发展,提升竞争力。除了继续推广STEAM教育,宣导全民创科思维,政纲更特别提出要重点培养支撑发展“八大中心”所需的人才,促进社会各界和学界的衔接。将学科教育与建设“八大中心”衔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避免出现“学而无用”的尴尬情况,增强青年的竞争力。

  此外,政纲也注重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包括充实国民教育体系、促进家校合作、加强教师专业操守培训等,为青年在求学初期打好根基,帮助他们在未来成为爱国爱港、正直客观、规划清晰的社会栋梁,有助港青在剧烈的全球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在扶贫和就医方面,政策可以为青年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做好“后勤”保障,让青年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去拚去闯。香港的公营医疗服务面对着庞大的需求一直供不应求,常年处于“爆满”的状态。另一方面,香港在过去30年人口老化趋势持续,根据政府统计处最新数据显示,平均每2.2名劳动人口需供养1名长者或儿童,当中以长者人口为主,该比率还有持续上升的趋势。青年作为未来负担安老政策成本的主力军,加上不少家庭只育有一名子女,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做好“后勤”支援保障

  政纲提出解决跨代贫穷的实验计划,扶持居住在“㓥房”的贫穷家庭儿童、积极提高退休生活保障、推展基层医疗系统建设、增加医护人手等政策,正能解决青年“就医难”、“养老难”的问题,让愿意留在本地发展的青年可以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和保障,让愿意外出闯荡的港青无需再担心抚养长者的难题,可以着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改善青年的就业环境,激发他们的热情,帮助他们安心地实现自我价值。

  整体而言,李家超的政纲从就业、教育、扶贫、医疗等多方面入手,可谓击中了青年发展面临的多项痛点,为青年提供向上流动和就业的机会,提升个人竞争力,创造优质的就业环境。相信能助力青年在本地和大湾区全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之余,更能为社会和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在各界的支持及青年的努力下,香港定能成为创新的实干者,让东方之珠继续闪耀光芒。

  深圳市政协委员、香港深圳社团总会青年委员会执行副主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