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读者来稿/提升香港优势 排解民生忧难\张桐

2022-07-09 04:24: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反复强调了“一国两制”对于香港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极大提振了香港市民对未来的信心。作为一名在海外留学的香港中学生,我也深受鼓舞,对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有三点理解。

  第一,“一国两制”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

  过去几年,香港有一部分人离港而去,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受到误导,有人对“一国两制”产生怀疑,甚至误解中央已经放弃“一国两制”。习主席强调,“‘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这是对香港社会、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打消了各方的疑虑,稳定了香港的民心。

  第二,切实排解民生忧难。

  习主席对香港提出“四点希望”,指出当前香港最大的民心之一,就是“盼望房子住得更宽敞一些”。我深有体会。过去两年多,我曾多次跟随家人去地区派送防疫物资,看到很多基层市民所住的房屋非常狭迫,有些人甚至住在非常简陋的铁皮屋里。这让我想起我所居住的新界地区,在这里,我看到大量长期荒置的土地。

  根据规划署的数据显示,香港的陆地面积约有1114平方公里,当中只有25.1%是市区或已建设土地,占地约280平方公里,而真正用作居住的住宅用地,只有79平方公里。一方面,香港市民蜗居斗室,居住状况之不堪令人震撼。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荒废闲置。究其原因,是香港现行土地政策不合时宜。香港拓土程序漫长,咨询、环评、城规等过程不是不重要,但是否可以精简呢?以咨询为例,总会有不同意见,每每遇到反对声音就要重新咨询。过分强调“程序公义”,是导致土地开发困难的原因之一,阻碍了房屋问题的解决。

  新特首李家超提出“以结果为目标”来解决香港市民的住房问题,就应该针对拓土建屋困难重重的原因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大刀阔斧推行改革,有针对性地、积极有效地解决问题。北部都会区占地面积为300平方公里,约占香港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要充分利用好、发展好。还有,郊野公园边陲地带也有许多土地,开发其中一部分保育价值低的,也能增加房屋供应。

  第三,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习主席强调,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支持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这让我想到了只有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才能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和保持优势和地位。近期媒体多次提到,香港劳动人口跌幅再创40年来新高、2021年香港在世界房价承受能力方面排名垫底。因此,我认为香港在招聘各地人才来港方面,要有更有力的举措,如考虑提供房屋津贴,或者参考内地的措施,例如成都、深圳等地都有“人才公寓”政策。所谓人才公寓,指的是政府出资建设,提供给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居住的房屋。通常,此类房屋以低于市价的优惠价格提供给居住人士。

  香港虽然拥有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地位等优势,但也面临人才缺失的问题。香港要发展国际创科中心,增加了对人才的需求。我注意到李家超日前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时指出,“香港要全世界抢人才”。怎样才能抢到世界级人才?我认为可以多方入手,多作宣传,让更多人知道香港的优势。

  另外,国际学校在香港有良好名声,也有广泛网络,香港应提供学位/学费资助给有需要的学生和家庭,从而解决在教育方面、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问题。只有这样,香港才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

  在此,我希望社会各界认真学习体会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我希望政府在关注、保持和提升香港优势的同时,也要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举措排解民生忧难,帮助香港市民解决在生活上面临的土地房屋、就业、教育等深层次问题。

   留美香港中学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