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政策思考/转变治理理念 全力招才引智\黄元山、曾文轩

2022-07-11 04:24: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央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源于2017年24名在港两院院士给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写信,表达了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发展创新科技的巨大热情。习主席对此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科技界为建设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今年6月30日,习近平主席亲临香港视察,其间专程前往香港科学园考察,这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国家对香港创科发展的肯定和支持。

  刻下正值香港开新篇之时,笔者借此分享对香港创科发展的一些期盼。

  加强产学合作促进技术转移

  香港的大学科研素来国际知名,唯技术转移率一直偏低。习主席在科学园鉴悉的七项杰出科研成果,当中大多由本地大学转化而成,但尚未成风,当中产学合作不容忽视。

  笔者建议,教资会在高校研发初期,向产学双方提供诱因,鼓励进行更多合同及协同研究,例如允许项目委托者享受科研成果经济回报,以及将部分间接费用用以激励学者等。在研究期间,高校也应优化专利拥有权、专利收入分成,以及校外工作政策等,鼓励学者进行技术转移。将研究成果商品化时,除了探讨以不同模式、例如以收取股权将专利授权外,各大学的技术转移处也应结盟更积极对接业界及创投界。

  事实上,这七项科研成果的衍生公司中,部分已将其研发总部迁至内地,香港的国际化优势显然未尽发挥。因此,特区政府必须丢弃过时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推出产业政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贯彻习主席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转变治理理念,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更好结合起来”的指引。

  特区政府可研究推出税务优惠及土地政策吸引龙头企业落户,也应鼓励本地创投及善用政府基金扶植初创公司做大做强;同时特区政府要紧记“基建先行”,建成重要建设开放共享之余,也应成立大型研究机构,例如特区政府将在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设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对接产业需求。而在招才方面,香港也应更积极推出量身定制的招才计划吸引国际人才落户。

  习主席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要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如今,深圳园区已经开园,香港园区仍在建设阶段。事实上,香港与深圳共同协商推出上述产业政策,也应确保两地要素流通,例如鼓励两地大学以“共同任命”的方式促进人才流动、确保内地职称制度认可香港专才、协和两地科研资金审批模式等。更重要的是,两地应善用河套区这块试验田。

  深港两地创科政策须对接

  中央于过去数年推出了不少惠港政策促进两地互联互通,包括对国家科技计划直接资助港澳科研活动作出总体制度安排,但香港在市场准入及衔接内地产业链方面仍面对不少困难。例如香港的原授专利制度未与内地知识产权制度衔接,未能便捷获取内地专利;内地生物样本及数据仍然未能过境供更多大学及企业作研发用途等。

  要达到以上三点,必须贯彻习主席对新一届特区政府提出“着力提高治理水平”的希望,优化顶层设计。特区政府创科发展领导架构除了应广纳科学家意见并制订产业发展蓝图外,也应多与深圳市政府沟通交流,做到政策对接,透过促进香港与湾区其他城市协同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样方能不断增强香港发展动能以贡献国家,也能确保香港创科发展能够踏上康庄大道。

  作者分别为团结香港基金高级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立法会议员;团结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