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香港华菁会成员 童丏智

2022-07-17 04:24: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如果我们就“阅读”这件事情提问,一定是无穷无尽的:选择读怎样的一本书?如何提高阅读效率?不同的书籍,是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如何丰富阅读的体验、寻求与作者的共鸣?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我们或许很容易搜索到文化名人、大家关于阅读的忠告和建议,比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朱光潜的“一定要善于选择”、钱锺书的“由浅入深,主题为要”,但这些忠告和建议由于带着鲜明的个人特点或是过于零散,不太容易经过个人归纳形成一个普遍适用的体系。

  尽管读书和写作一样,并不是必须有固定的模式,但从万千经验中提炼出一些有助于提高“阅读成效”的系统性做法,是一定有必要的。这或许也正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二○一四年十月,商务印书馆)能够风靡出版界八十多年的原因。

  《如何阅读一本书》首先阐明了一个重要问题:阅读究竟有哪些层次。比如,同一本书,可以很迅速地、很简略地读,也可以很认真地、很细致地去读。在作者看来,这是阅读层次的区分,即:基础阅读、检视阅读与分析阅读。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便是略读或是粗读,也一定要是“有系统的”,可以按照书名页、目录页、校阅索引、出版者介绍等顺序,对书本的出版状况和总括进行了解。我认为,这正是在凌乱各异的阅读习惯中,剥丝抽茧地找到了一个共同的、系统的高效阅读方式。就如同现在我们“青年读书荟”的版面上,不同的作者推荐书籍时,都会写清楚出版信息,为的就是让下一个读者提高阅读效率。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能够让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什么是阅读。在作者看来,阅读是一种活力,也是一门艺术。“如果你问一位活生生的老师一个问题,他可能会回答你,如果你听不懂,可以继续提问;而当你面对一本书,向它提问,就必须自己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作者所言的阅读的活力与艺术,正是在这个寻找答案、阅读者自己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内心里收获的阅读乐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