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青评后浪/香港要树立三大意识\梁幸发

2022-07-25 04:23: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早前出席“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并致辞,助香港社会更精准理解和贯彻落实习主席的讲话。从习主席提出的“四点希望”、“四个必须”以及夏宝龙主任的解读,笔者在此提出香港社会应树立的三个意识。

  认清自己的根在哪里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有史以来,香港始终同祖国风雨同舟、血脉相连,即使鸦片战争以后香港被迫割让,但香港从未停止在祖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作出独特而重要的贡献。这充分表明了香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了香港在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中肩负着历史使命。

  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去部分港人尤其是青年人缺乏正确的历史认识,令反中乱港势力有机可乘,挑拨离间,致使香港社会未能团结一致,与祖国一同全心全意求发展。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则以宏阔的历史角度,理清了香港发展的历史脉络,回答了“香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历史之问。香港社会要认识到,香港的根就在祖国,“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必须锚定这一座标,才能始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向同行。

  第二,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习主席的“四个必须”,是香港能否实现繁荣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原则。香港能否建立良政善治新格局,让市民安居乐业,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恪守各项政治性根本原则,包括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区高度自治相统一、落实“爱国者治港”、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

  “一国”是根,没有“一国”就不存在“两制”,根深才能叶茂,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由中央授予特区高度自治的权力,中央对港拥有全面管治权是应有之义,爱国者治理更从来都是从政者必然具备的条件。过去部分港人重“两制”而轻“一国”,将高度自治视为“全面自治”,抗衡中央的全面管治权,反中乱港分子甚至寻求外国制裁香港,损害了国家和香港特区的根本利益,唯有将香港的政局拨乱反正,使我们不忘“一国两制”的初心和肩负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香港的繁荣才有最牢固的保障。

  第三,要树立大局意识。夏宝龙主任指出,习主席的“四点希望”为香港实现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行动指南。今天的香港告别了“泛政治化”,社会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中央期望特区政府能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解市民所困,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鼓励青年把握国家机遇

  新一届特区政府上场后,展现了积极有为的新格局,包括积极研究与内地和国际连接尽快复常、成立工作组聚焦解决房屋和跨代贫穷等问题,让对良政善治翘首以盼的广大港人对未来充满期待。毫无疑问,特区政府只有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发展多元化产业,主动把握国家发展机遇,才能精准回应民意,改善民生。

  香港要毫不含糊地把握“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前海发展等机遇,发挥“一国两制”的最大优势,否则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如何管控彼此分歧,谋求团结合作而非排斥对抗,更是突破当前社会困局不可回避的课题。此外,青年强则国家强,特区政府应积极解决香港青年面对的学业、就业、创业、置业问题,鼓励和支持他们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青年亦应珍而重之,主动把握国家发展机遇,尽展一己所长,用火热的青春书写精彩的人生。

  习主席的讲话和夏宝龙主任的解读,为我们提供了香港实现长期繁荣稳定的行动指南和未来如何取得更大成功的密码。香港要建立应有的历史观、政治意识和大局视野,只要深刻领会习主席的讲话,上下一心奋进向前,香港的前景定必一片光明。 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成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