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教育要具备破除 利益固化藩篱的作用\兰 亭

2022-07-27 04:24: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的DSE和内地的高考已经先后放榜。中国作为科举的诞生地,通过考试实现向上流动的观念已经深入国人骨髓,因此考大学一直以来是不少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为此投入了无穷的精力和资源。但到了今天,无论香港还是内地一些地区都有一种风气,就是冷嘲热讽努力读书的人,例如香港推崇“成功靠父幹”,内地网络上则将专注于学习考试之人贬斥为“小镇做题家”,对于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大不如前。教育似乎不再具备破除利益固化藩篱的作用,这种现象极其危险,特区政府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香港推崇“成功靠父幹”,明显是渴望不劳而获。“小镇做题家”就是在否定一个人的出身和努力,他们相互之间的竞争则被形容为“内卷”。与此同时,现在各种“二代”的形象较过去正面不少,例如不少影视作品不再歌颂白手兴家而在于描绘歌舞升平,其中的主角大多是充满贵族气质的“二代”,一些底层出身的人反倒成了反派,往往是心存嫉妒、不择手段向上爬的形象。回到现实世界,既无缘成为“二代”又不愿意“卷”的人也有第三条出路,就是“躺平”,而且还不会像过去那样受到大众的鄙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念,很大程度在于这个社会的确出现了问题,就是阶级和利益的固化越来越严重,“小镇做题家”的命运远远比不上“成功靠父幹”。现在的香港,社会阶层流动越来越难,过去那种考上大学就能实现阶层跨越的作用大大降低。现实情况往往是,除了极个别优秀的人才外,绝大部分人即使考上大学也不过是打份看似体面的工,但实际上压力巨大、薪酬微薄,还要面对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三座大山,生活感受不到什么希望,自己奋斗一生的终点还远不如“二代”的起点。影视作品想要受欢迎,必然要迎合当时社会上的主流价值观,主流价值观也会通过种种流行文化反映出来。

  树立起积极正面的社会风气

  所以上述种种现象背后的潜台词,其实就是当前香港大众对于阶级和利益的固化,要么感到无奈,要么表示认可,以至于开始否定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教育的重视也不如以往。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最终必将扼杀社会的内生发展动力,继而抑制经济的增长,然后就是青年出头难、基层生活苦。再继续下去就会像日本一样,变成低欲望加下流社会,自己一生受苦自然不忍下一代继续受苦,少子化也就成为必然。

  由此可见,社会上一旦出现否定读书、崇尚“躺平”和不劳而获的现象,就是一个强烈的警号,各界必须正视并设法扭转局面。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回归2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指出,香港要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强调要“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可谓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香港近年经济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希望特区政府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采取有效的措施让教育重新成为“破除利益固化藩篱”的利器,重新树立起正确积极的社会风气,鼓励大家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香港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