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青评后浪/正确认识“一国两制” 重构社会话语体系\李宇阳

2022-07-27 04:24: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巧实力的集中体现,实践证明,话语表达将会直接影响基层市民对执政党和应届政府各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影响政策宣传的实际效果。新时期,构建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话语体系,对内对外讲好香港故事,不断提升“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的科学化、时代化、大众化及国际化,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是本届政府未来五年重要的文宣工作。

  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因应时局发展,中央不断丰富“一国两制”的理论体系内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指出:“25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一国两制’的实践规律,才能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

  坚定制度自信强化论述能力

  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强调中央拥有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到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我们可以理解到中央始终坚定捍卫“一国两制”,是“一国两制”的践行者和捍卫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一国两制”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此一论述消除了部分港人的忧虑,如同派发了一颗“定心丸”。尽管香港近年来历经风雨挑战,但“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将会长期坚持,港人无需担忧、国际社会更加无需质疑。

  当然,“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前提是必须遵循以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的特别行政区宪制基础,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只有深刻领会这一点,才能确保“一国两制”方针继续为香港创造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可以预见,外国势力“唱衰香港”、抹黑“一国两制”的行动未来还会持续下去,在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的要求下,特区政府必须加强外宣,及时驳斥虚假资讯、应对境外势力各种抹黑。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立法会答问大会上指出,新一届特区政府将会统整香港优势及成就,形成一套理论基础向世界宣示;运用新的社交媒体采用新的表达方式;派官员到海外访问现身说法。

  笔者认为,上述措施可起到一定成效,但是具体仍略有不足,因为一些潜逃海外的反中乱港分子,屡屡勾结外国反华势力,蔑称“香港已死”云云,博得部分不知香港实况的外国人同情。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民间力量、民间智慧加以抗衡,而非采用传统官方媒体进行单向宣传(propaganda)。

  增强网上发布信息主导权

  新一届政府只要做到有为政府与高效市场相结合,解决社会深层次问题,经济发展好了,笔者相信自然会有一部分移居外地的人回流香港。但特区政府要同时抓住发放信息主导权,构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传播力的信息发布平台,尤其是运用有巨大影响力的独立自媒体这一方向值得考虑,特区政府可借鉴学习民间KOL、YouTuber的做法,重视青年人的力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了解“对家媒体”的文宣及运营工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否则,在信息主导权的争夺中,特区政府便处于被动的位置。

  毋庸质疑,香港回归25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其中一个原因是社会上有部分人未正确认识“一国两制”,亦未有构建相应的社会话语体系,导致出现轻“一国”,重“两制”;不断强化“两制”区隔与张力,虚化“一国”为本之前提。在“一国两制”实践的新时期,正确认识“一国两制”是全体市民应有之义,构建与“一国两制”方针相适应的社会话语体系,更是特区政府对内对外重点文宣工作,必须让社会参与其中。

  全体香港市民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所指出,大力弘扬以爱国爱港为核心、同“一国两制”方针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继续发扬包容共济、求同存异、自强不息、善拚敢赢的优良传统,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成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