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新闻背后/外国小偷“质素”更高?\卓铭

2022-08-01 04:24: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台湾作家龙应台日前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在意大利被人偷走了300欧元(折合约2400港元)。一般人本来开开心心去旅游,讵料遭遇小偷,心情想必也不会好过。但龙女士在这时展现了她的独特思维:“已经失去金钱了,我还要失去好心情吗?”更主动为小偷辩解﹕“那个小偷,可能正痛苦地需要钱,需要钱转换他的命运、他孩子的命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桩“好人好事”。

  龙应台作为着名作家,写过的游记不少,15年前她写过一篇《我就这样认识了广州》的文章,这篇文章长逾4000字,逾一半篇幅是描写自己在广州遭遇小偷的经历。同样是遇到小偷,龙应台当时却没有想到那名小偷“可能正痛苦地需要钱”、“需要转换他孩子的命运”,而是“要是哪一个朋友在此刻出现,我一定抱头痛哭给他看”。

  一样是被小偷“光顾”,但在龙女士眼中,内地跟外国的小偷是“大不一样”的,至少遇到外国小偷还可以保持好心情不被破坏,在内地碰到小偷就只能抱头痛哭了。可能是被不少人质疑双重标准,龙应台随后又在帖文下补充:“2007年在广州,被窃走的是所有、所有的证件”云云。

  对比起来,失去所有证件确实要比300欧元严重得多。但龙应台那篇文章,不只写被小偷窃物,更多是在攻击内地官员不肯在周六假日上班为她“特事特办”,以及过问为何需要紧急补领签证──这被龙应台视为“侵犯私隐权”。

  该篇文章中,超过一半内容都是对内地的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批判,仿佛这才是那篇“游记”的主旨。如今场景转换,龙应台游意大利再遇小偷,再没有了类似的批判,龙应台甚至连报警的想法都没有,完美展现了她如何视金钱如粪土的独特思维。

  我们不可能知道龙女士的真实想法,但对内地和外国的双重标准,其实并不陌生。尤其是在香港,一些人对外国游客满脸堆笑、热烈欢迎,但对内地同胞却冷眼相对;同样是语言,一些人视学习英语为“面向国际”,学习国家法定通用语言的普通话却变成了“文化入侵”;同样是暴力行为,一些人接受以至支持黑暴,形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却对美国的国会骚乱大呼不能接受。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些年来,亲眼见识了西方面对疫情、民主制度上的各种失败,或许很多人不会再认为“外国月亮特别圆”,但社会上仍然有一些人始终抱持着这种双重标准,要彻底扭转,仍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