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政策思考/全面将中医纳入基层医疗系统\黄元山、廖美香

2022-08-06 04:24: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一届特区政府已完成制订基层医疗健康蓝图的框架,并提出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香港基层医疗服务,减轻公营医疗系统压力。有关框架的具体建议已交与现届政府考虑,以订定合适的执行方案。中医主张“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在基层医疗可发挥重大作用。新一届政府管治团队上任后,市民期待中医可纳入基层医疗,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并及早做好慢性病的防治。

  随着香港人口老化,对医疗服务需求愈来愈大。香港的医疗系统一直以西医为主导,但病人往往要轮候一段长时间才能使用医管局的专科门诊服务,显示基层医疗服务供不应求。中医主张治未病、扶正祛邪、治病求本,正好在基层医疗大为发挥,提升市民健康素质,且减低医疗系统的负苛。

  治未病减轻医疗系统负担

  中医认为,上医治未病,当人体出现疾病症状,尤其出现小微症状,便应及早处理,救其萌芽,防止恶化成慢性疾病。利用中医中药、针灸、食疗等多元方法改善健康。患者一旦患病,可利用中医药治疗固本强身,注意防止并发症,从而降低入院治疗的机会。

  可是,现时本港医疗体系内并没有完整的公营中医服务。十八区的三方协作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是由医管局、非政府机构及本地大学,以三方伙伴合作的模式营运,并非由政府机构负责诊所的日常运作。市民一旦患病,要享用公营治疗服务,基本上只能寻求西医治疗,其中的原因包括价钱相宜,又没有资助名额限制。而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每年只提供六十二万个资助名额,每次收费一百二十元,较医管局普通科门诊诊金只是五十元,相对昂贵。

  地区康健中心或地区康健站已遍布全港十四个地区,政府目标是今年内做到十八区全面覆盖,但康健中心或康健站服务也甚为局限,以现时康健中心只转介特定疾病(中风、腰背痛及膝关节退化痛症)患者,给予针灸服务的津贴,但不包括服用中药的资助,业界已呼吁检讨予以扩大资助范围。以去年12月“三九天灸”为例,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与三间康健中心或地区康健站提供天灸治疗服务,但属于试行性质。中医为人们于三九天(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或三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日子)进行天灸,透过敷贴温热药材于穴位,增强人体气血,扶正补虚,平衡阴阳,预防疾病,是中医治未病的方式,值得多推广支持。

  强化中西医协作计划

  西医的治疗水平相当优秀,但有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医亦可发挥作用。现时医管局推行的中西医协作计划也是一个小范围:向指定的八间公立医院,为四个选定的疾病(包括中风、肌肉及骨骼痛症、癌症纾缓治疗),且限定于住院病人,进行中西医协作治疗。

  其实,中医在治未病、皮肤病、传染病、妇科、儿科等均具优势,可以肩负重任。中西医协作计划的服务对象不应限于住院病人,也可纳入到基层医疗,为更多市民改善健康。

  总之,本港现时以西医为主导的医疗体系应拆墙松绑,把中医全面纳入本港公营医疗体系,包括:强化中医门诊以及中西医协作计划,并增强地区康健中心或地区康健站的中医服务等。让中医药可在疾病预防、疾病管理、社区康复担当积极角色。

  本港首间中医医院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分阶段投入服务。笔者认为,特区政府应重新检视十八区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地区康健中心或地区康健站的角色。新任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曾任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对内地中西医结合抗疫的成效、中医治未病服务有一定认识,期望他能借鉴内地中西医结合、中医治疗的经验,尽快将中医纳入香港以西医为主导的医疗体系,让中医服务成为基层医疗其中一部分,造福广大市民。事实上,为市民做好疾病的预防,实质上是为政府省下资源,大大减轻未来沉重的医疗及财政负担。

  作者分别为立法会议员、资深传媒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