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监副主席方星海日前表示,将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在香港主要上市的外国公司和更多沪深上市公司股票纳入港股通标的,支持香港推出人民币股票交易柜枱,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这三项举措既可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也是对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安排的进一步深化,堪称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又一个里程碑。
特区政府、金融监管当局和市场人士欢迎和支持中证监的三项举措。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撰文分析认为,香港金融市场要更积极主动地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发展大局。
首先,将在港主要上市的海外企业纳入港股通范围,可让内地投资者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透过港股通投资这些外资企业,有助提升有关证券的流通量和估值,有利吸引更多与内地有密切业务联系的知名外企到港上市,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独特性。
其次,允许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枱,实现“一种股票,双币选择”,既降低内地投资者的汇兑风险和成本,也可增加在港人民币的投资选择,深化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
最后,支持香港推国债期货,将为通过“债券通”等渠道投资国债引入另一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连同早前宣布的“利率互换通”,可让境外投资者对冲人民币资产息率波动的风险,提升香港金融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内地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高质量深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香港资本市场因此站在新阶段的新起点上。国家利益和香港利益高度一致,香港以己之所长,贡献国家之所需,就可以实现自身的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