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教师专业操守指引须清晰具阻吓力\艾华斯

2022-09-21 04:24: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为确保教师向下一代灌输正确价值观,教育局正制订教师专业操守指引,将具体列明教师须具备的专业操守,以及应有的个人行为规范,预计今年内完成。一般都认为,制订教师专业操守指引对保障学生学习正确价值观十分重要,有利于社会未来的整体发展,故指引必须清晰且具阻吓力。

  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教师肩负教育重责,理应谨言慎行、守法守规,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并努力向下一代灌输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建立守法意识、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怀,如果反其道而行,只会对学生、为社会和国家带来伤害。

  可是,近年的社会乱象中都有一些教师参与其中。已解散的教协在黑暴期间煽动学界加入暴力冲突,更多次号召业界罢课。一些失德教师采用大量立场偏颇的材料进行教学,向学生灌输不正当价值观,借机散播仇恨和偏见,挑起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反感,并妨碍学生建立国民身份认同。黑暴期间,甚至有教师怂慂学生罢课、示威,亦有教师因参与违法暴力行为而被法庭定罪。

  维护专业 保障学生利益

  教育局于2019年至2021年共接获502宗有关教师涉嫌违反专业操守的个案,当中有344宗是与2019年黑暴相关个案,目前绝大部分个案已完成处理。截至今年4月共有27名教师被取消注册、69宗个案接获谴责信、195人遭书面警告及书面劝喻。据悉这些个案不少涉及不恰当课堂教学、发表仇恨或煽动性言论,以及违法行为。

  由于涉及教师的投诉有所增加,社会对整顿教师队伍,以及规范其专业操守和个人行为的呼声越见强烈。要规范教师的专业操守,就必须制订一份清晰而有系统的指引,全方位涵盖基本原则,包括教师不可向学生宣扬个人政治立场,不可传递不正确的信息或偏颇的观点,更不能歪曲事实、误导学生,或散播带有仇恨、歧视、违反社会道德标准的信息。为了让指引更清晰和具体,可引用实例解说,所举示例可包括过去的一些个案,对相关条文进行解说,以帮助教育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指引的标准。同时,新指引亦可考虑以清单形式列明可做与不可做的事,务求做到清晰明确,尽量减少灰色地带和争议。

  而更重要的是新指引应有审核违规行为的机制和惩罚措施,以保证指引能够充分得到落实和执行,不致令新指引沦为一纸空文。若个案属严重失德,应考虑取消其教师注册,并坚守“终身停牌”的做法,不容许重新注册,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同时亦可考虑因应违规的严重性和个案的性质,在“终身停牌”和口头提示两个极端之间,增加中间落墨的惩处选项,例如设立有期限的“钉牌”,务求更灵活运用惩罚措施。

  同时,局方应定期公布教师违反专业操守指引的个案,并说明惩处的理据和考虑因素,亦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教育质素,一方面让教师提高警觉,守规守法,另一方面让学校更有效地加强管理教师队伍,同时亦兼顾公众包括家长的知情权。

  改革制度 提升教师水平

  除了推出专业操守指引外,加强教师管理还包括改革教师注册制度,坊间有意见认为教师的注册资格应由终身制改为定期续牌制度,并以教师对国情和基本法、香港国安法等法律有一定认识为续牌条件,确保整体的教育质素有所提升。其实由本学年开始,教育局已规定所有公营学校新聘任的常额教师及临时教师,必须在基本法测试取得合格,方可获考虑聘用。

  此外,有意见认为,应加强防范不合适人士出任教师及非教学人员,例如教育局可为所有注册教师作每三年一次的全面刑事纪录查核,以填补注册教师在中断服务期间涉事未报的情况,并杜绝漏报或隐瞒的个案。而学校在聘请新老师时,亦应尽量了解应聘者的个人背景,向教育局查询其注册资料,以杜绝失德教师戕害年轻人的机会。

  失德教师虽然是极少数人,但他们以偏颇思想荼毒年轻一代,误人子弟走上歧途,遗害比街头的黑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下一代的未来和香港的前途,应以一切努力多管齐下,确保教师向下一代灌输正确价值观,培养其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怀,并建立守法意识和国民身份认同。特区政府继续投资教育,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规范,“让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是不可或缺的德政,也是社会的期盼。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