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涉国歌争议仍未解决,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最近谷歌似乎改变了应对方法。现时搜寻“香港”、“国歌”等字眼,置顶结果虽然不再是“独歌”,但这不代表“独歌”在搜寻结果中消失,只是从原本的置顶降了一位,变成“次顶”。
距离特区政府提出将“独歌”取消置顶,经过了一个多月时间,谷歌终于“达成目标”,但实际效果却犹如掩耳盗铃,置顶的确实不是“独歌”了,但“独歌”仍处于非常显眼的位置,等如问题一成不变。
现时若在谷歌搜寻“香港”、“国歌”等关键字,置顶的是维基百科有关“香港国歌”的页面,其网页描述竟然这么写着:“香港从未有代表本地的官方歌曲……”;虽然内容有列明《义勇军进行曲》,但只有一行,且掺杂其他错误信息。不仅如此,在置顶结果底下,维基百科上“独歌”的页面却继续堂而皇之地出现。至于正确的《义勇军进行曲》影片,顺序甚至在“独歌”底下。
而假如用户换成英文搜寻“Hong Kong”、“Anthem”,出现的结果则更加离谱。网页结果第一位虽然同样是维基百科解释香港本地没有官方歌曲的页曲,但在此之上的置顶位置,则出现三条YouTube上的“独歌”影片,甚至连一旁的插入资讯都是“独歌”的影片还非常“贴心”地附带歌词。
香港市民都还记得,谷歌之所以陷入这次争议,最大的原因是多次海外国际赛事都搞错了中国国歌。不论涉事者是有心还是无意,但海外人士在谷歌上搜寻相关资讯,总不能认为他们会使用中文。如此,对使用中文的网民来说,仍然可以继续接触到“独歌”的资讯,《义勇军进行曲》则被淡化处理;而对于海外人士,扑面而来的就是一大堆“独歌”的连结和影片,甚至连《义勇军进行曲》的资讯都看不见。也就是说,当初产生争议的问题源头根本没有被解决过,只是调整顺序,无异于掩耳盗铃。
不管现在搜寻结果的改变是谷歌主动为之,还是其不断挂在嘴边的所谓“演算法”排名系统的自动调整结果,都改变不了谷歌的恶劣态度。
假若今次变动是谷歌主动调整,那毫无疑问就是自掴一巴,把之前回应中声称“公司不会人为操控排名,以决定特定网页的排名”变成彻头彻尾的笑话。但毕竟推特老板马斯克早前发推文踢爆谷歌与美国政府沆瀣一气,“经常让网页连结消失”,加上回应欧洲法院的双重标准,公众对此早已有认知。但如果谷歌主动变动搜寻结果,却又煞有介事地将“独歌”放在“次顶”位置,那除了全心想跟特区政府对着幹外,恐怕也没有其他解释。
而如果今次改动只不过是“演算法”下的自动调整,那等于是再为谷歌提供了一个借口。当时特区政府的要求之一,是把正确的国歌资讯置顶,现在谷歌确实称得上是“达成条件”,惟实际效果却仍与政府要求差天共地。但谷歌却可以利用这点,辩称“演算法已自行解决问题”,接下来就能够以此继续敷衍特区政府的要求。
大堆事实足够说明,谷歌根本没有意向希望实际解决涉国歌争议,一个多月内疯狂对香港公众、特区政府打太极拳,一说演算法问题,二说公司原则,到现在似乎终于有实际行动,却又处理得不干不净,仿佛非得为“港独”资讯安排一个上座。对此,特区政府必须跟进到底,决不能让谷歌继续敷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