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创科要成为香港产业升级转型的引擎,就必须有足够的“马力”,更进取地“抢人才”“抢企业”。
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创科产业成为推动香港各行各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引擎。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内提出“抢企业”“抢人才”,当中重点是创科企业和人才。然而,笔者认为,特区政府早前提出的本地研发总开支、创新及科技产业从业人员的目标略嫌保守,应可更进取。期待有关部门可以参考邻近地区经验,联手大湾区其他城市,完善创科生态链,多方位推动香港创科产业发展茁壮成长。
近日特区政府推出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下称《蓝图》),为香港创科发展提供了清晰思路,以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作定位,抓紧“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带来的重大机遇,目标明确清楚。《蓝图》提供四大发展方向、八大重点策略、十六个目标,共四十二项具体建议,方便市民了解蓝图的脉络与工作方向,从而争取广大市民支持。
笔者特别把《蓝图》和国家高新科技及数字经济相关的文件作对比,发现内容互相呼应,这意味着《蓝图》是帮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一步。《蓝图》按研发、初创企业、人才、产业发展定下2027年及2032年发展愿景及参考指标,作为具体工作方向。
笔者认为,将2032年本地研发总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比率定为2%,及同年创新及科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定为不少于10万,这两个目标略嫌有点保守。想想现在数字经济正在高速发展,未来十年应该会倍数增长,不应该只是“翻一番”。
10万创科人员的目标略保守
再者,创科产业为推动香港各行各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引擎,这个“引擎”必须要有足够的“马力”,才足够推动香港的数字经济、高新科技的发展,如果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却只有10万创科人才,恐怕这个引擎会马力不足,未能应付市场需求。
今次《蓝图》提到一些创科产业,例如生物科技、智能化制造、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晶片。作为一份创新科技发展的蓝图,创科业界会较期望内容谈到更完整的产业布局,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明确及清晰发展方向。例如邻近的深圳市也有“20+8”产业集群的文件值得去参考,期待特区政府未来多花心思在产业布局上,帮助香港创科发展茁壮成长,并善用前海合作平台,完善创科生态链,多方位推动香港创科产业。
香港已进入后疫情时期,社会开始稳步复常,《香港创科发展蓝图》正来得合时,让业界、人才可以参考《蓝图》的四大发展方向,一同筹谋未来十年的发展大计。笔者希望创科业界能乘着《蓝图》“东风”,未来得以鲲鹏展翅、大展鸿图。祝愿香港“用创新科技燃起产业力量,以火热青春燃动湾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