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学者论衡/培养创科人才助力打赢科技持久战\吴宏伟

2023-05-08 04:24: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创造新的辉煌关键在于找准自身定位,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具体来说有以下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找到国家所需、自身所长的结合点,将国家发展的大气候与香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小气候相结合,实现双赢。二是要借力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发挥香港独特优势的最佳平台,与湾区其他城市展开合作,形成合力。

  以下,我主要针对创新科技的发展,谈谈自己对香港在吸引与培养创科人才方面的建议。创科人才一般指那些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这类人才通常具有优秀的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他们能够在各自领域中开展独立的研究和创新,推动科技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并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基于当前美对华科技战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创科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吸引外来人才固然可以帮助解决中短期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培养人才方为上策。

  一、创科人才的重要性及迫切需求

  创科人才具备创新能力、学科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经验和国际化视野等特点,这些特点是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事实上,创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一直都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以美国为例,其政府从建国之初起就一直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吸引,美国多次修改移民法,只要是专业人才,只要是精英,可以不考虑一切问题,一律优先允许移民入境,一时间各国科学家纷纷涌入美国,例如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便是因为犹太人身份而受到排挤于1933年被迫离开欧洲前往美国,1940年定居美国。二战结束,美国一共从德国运回了数万名科学家、工程师及其家属。这在美国乃至任何国家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正是因为精英们的加入,美国的科技在二战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人才立国,正是美国这个人口只占世界5%、建国只有200多年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拥有着43%的世界经济生产力和40%的高科技产品的根本。

  在科技创新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的今天,人才的重要性尤为突显。随着数码化的加速发展,各国需要具备强大的科技实力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来推动技术创新和转化。

  同时,各国之间的科技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只有通过不断地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才能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使各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此外,创科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对于解决全球性问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等问题,都需要具备高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来进行研究和解决。只有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培养和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全球性问题,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用好“引才”“育才”天然优势

  对于当前中国的发展而言,由于美国挑起“科技战”,多领域展开对中国科技的围堵,我们面对这一场长远的持久战,没有别的选择,唯有靠自己。正如《人民日报》曾发文呼吁:“抛弃一切幻想,放弃‘造不如买’的观念,坚持自主研发。”因为,培养创科人才,而且是具备中国心的创科人才,是打赢中美科技持久战的基础与关键。

  结合此背景,香港有哪些发展机遇呢?我们必须看到,香港在吸引与培养创科人才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二、香港吸引与培养创科人才的优势与机遇

  香港吸引与培养创科人才的优势明显,突出表现在地理位置、国际化程度、教育资源与品牌、开放的创业环境与政策等方面。从地理上看,香港距离深圳只有约30分锺的车程,是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是连接内地和海外的桥梁。

  香港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具有历史积累的区位优势。这座人口700余万的城市,常住外籍人士的数量多达几十万,世界主要国家在香港设有领事馆或办事机构,由“一国两制”保障香港市场与商业法律体系能够无缝衔接国际主要经济体。其多元文化的特点,更可为创科人才带来各种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香港一直以来注重高等教育的发展。拥有5间世界百强大学,在科技创新和研究方面具有卓越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提供世界一流的研究设施和支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吸引了大量国际创科人才来香港学习和工作。

  过去20年,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创建一个开放、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香港拥有一个完善的智慧财产权保护制度和高效的商业登记流程,为初创企业提供了支持和保护。同时,政策措施方面,特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来支持创科人才。例如,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前身为创新及科技局)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援科技研究和创新专案,以及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港发展。此外,还通过税收优惠、创新基金、创新及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鼓励和支援创新创业。

  放眼未来,无论是国家发展战略还是大湾区发展红利,都是香港需要抓住的机遇。结合自身优势,香港可以在培养具备中国心的创科人才方面承担更大的角色。

  三、香港吸引与培养创科人才的问题与挑战

  在给出香港培养创科人才的建议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现存的问题与当前面临的挑战。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问题一,香港错过了互联网的发展,创新创业生态尚未完全成熟。相对于内地其他城市和地区,香港缺乏本地科技企业的数量和实力,创新科技人才在产业应用方面缺乏经验和机会,这使得创新创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不足,一些创新科技人才在寻找工作机会时选择去其他城市或地区。

  问题二,未能充分对接国家需求,发挥自身优势不足,与内地形成合力效果不佳。近年来,香港大力推动创科发展,并实行了向外“抢人才”的系列举措,但未能充分对接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战略。香港教育的国际化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尚未全面、深度、有效开发中小学国际教育市场,吸引中小学国际学生的优势不明显。同时,并未在教育领域充分承担起作为内地和大湾区的对外视窗和枢纽的角色。

  以中小学教育国际市场为例,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数量最多的地区。据统计资料显示,海外华人高达6800万,其中有4000多万在东南亚,以印尼最多有1300多万,其次是泰国有1200多万、马来西亚则有800多万。在这些国家,华人中产家庭子女的优质基础教育选择不多,家长一般会选择把孩子送到新加坡。香港开发中小学教育的国际市场大有可为。

湾区城市协同发展互相补位

  放眼未来,香港创科人才发展面临如下挑战:

  挑战一,本地生源不足引发的人才储备问题。近年香港人口总体出生率持续下降,适龄学童人数下跌,中小学教师岗位出现冗余,面临“缩班杀校”的危机。未来学龄人口持续下降并非过渡性而是结构性的问题,只是采取“缩班杀校”这样短期的解决措施并非上策,长远看,中小学招生不足的骨牌效应也会波及大学,影响香港教育品牌的存亡,挑战未来人口品质。

  挑战二,人才引进竞争激烈。国内外科技创新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单是新加坡这些人才竞争的传统对手,内地也在政策层面多管齐下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同时,内地市场整个创新生态对于创科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相比之下,香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劣势。而且,香港的生活成本相对内地而言较高,包括房价、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开销,使得香港对一些年轻的创科人才的吸引力降低。

  四、香港吸引与培养创科人才的建议

  中美科技战是长期之争,要有长期培养自己创科人才的计划,因为吸引人才固然可以帮助解决中短期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培养人才,方为上策。具体来说有三点。

  一是要培养自己的人才,即具备中国心的创科人才。二是香港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与大湾区各城市的合作,协同推动科技创新,一方面不要互相“抢人才”,而是发挥各自优势,互相补位,为创科人才提供优质配套,如子女教育;同时通过合作,合力培养创科人才,提升整个地区的创新科技发展水准。三是与国家需求对接,通过人才培养,注重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力的输出。

  今年两会,我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建设香港国际教育中心的提案”。提案建议在香港打造小学、中学、大学全过程国际化培养体系,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教育中心。具体方案有以下几个要点:

  1、发展初期主要面向东南亚华侨子弟招生,进而逐渐把招生范围扩大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2、推进港校与内地中小学学生交换专案,帮助本地学生了解国情,讲好中国故事。从国家层面来看,此举可利用学生个体所具备的社会网络功能,说明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帮助提升国家整体软实力。

  3、香港冗余的中小学校舍可通过合并,部分改建为学生宿舍,此举不会影响到现行的房屋政策,可助力开发中小学国际教育市场,进而实现与国家双赢的效果。

  总的来说,我认为香港建设国际教育中心,是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结合点所在,有助于吸引和培养创科人才,将国家发展的大气候与香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小气候相结合,既可以为国家发展服务,又可以为香港自身拓展办学空间、创造发展机遇,不失为双赢之举。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