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新闻背后/“国际特赦”应改名“国际特效”\卓 铭

2023-05-31 04:03: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国际特赦组织日前声称,一名在韩国留学的中国维吾尔族学生,在本月初来港探望朋友时失踪,又引述该名友人称学生最后的信息透露在机场被中国警方审问云云。结果不足三日,这宗“学生失踪案”随即被踢爆是彻头彻尾的谎言,这名学生不仅安然无恙,而且由始至终都没有来过香港。国际特赦以为借今次事件可以打击香港声誉,殊不知彻底暴露出其造谣成性的本质。国际特赦以“关注人权”自居,但世人看到,其关注的不是人权,而是如何造谣、抹黑、撒谎。“国际特赦”应该改名“国际特效”,以各种谎言来制造打击、抹黑美国政治对手的“特殊效果”。

  今次事件有太多的疑点。首先便是国际特赦以一个来源不明的消息为准,在完全没有经过任何事实查核的情况下,便公开声称有学生在香港被中国警方审问后失踪。神奇的是,消息公开后,该学生就读大学的指导顾问随即向韩联社表示,国际特赦所言与事实不符,指导顾问又强调自己每天都与男生联系,为其攻读博士学位提供指导。再者,韩国媒体日前亦成功联络上该学生,获其亲自证明“没有去香港,一直留在韩国”。连美国《华尔街日报》都报道一名美国律师曾与该学生联络,确认对方一直身处韩国。

  撒谎成性恬不知耻

  由韩国院校,到韩国、美国的媒体,都能够各自提供切实证据证明该学生未曾来港,而且人身安全也没有受到任何威胁,说明只要有心求证的话,确认真相其实不是什么难事。但国际特赦似乎完全没有任何求真的想法,连最基本向香港特区政府查询都没有,光凭一个所谓“信息提供者”就直接公开散布一则虚假信息,抹黑香港声誉。

  事实上,如果国际特赦有向特区政府查询,就会如政府发言人日前回应般,得到“该名人士并没有入境或曾被拒绝入境香港”的答案。既然出现矛盾,那很自然就会想到有人说谎,再继续追查,或者讬其他媒体帮助,自然就能联络上该学生本人,也就不会有后来一连串自毁名声的闹剧。而如果国际特赦真心在乎该学生的安危或人权状况,也没有理由不先求证。如今在客观上,该名学生受到的最大困扰不是来自其他人,正是国际特赦的盲目造谣,将其个人信息突然推到公众眼前,无缘无故被本不应该有的流言蜚语骚扰。

  遭公开踢爆后,国际特赦还恬不知耻地称,“很高兴得知该学生说明的情况……将继续努力为可能人权被剥削的人提供支援,继续监察中国的人权状况”云云。明眼人都可以感觉到,这不过是“跌落地揦返拃沙”,也透露出其本来的目的,就是想借此事抹黑中国人权状况。因此当国际特赦收到一个不知从何处得来而又符合他们需要的信息时,便瞬间丧失了基本的理智,满嘴人权,却忘记了对人权应有的尊重,把一名无辜学生当作“政治工具”使用。所谓“将继续努力为可能人权被剥削的人提供支援,继续监察中国的人权状况”,在此场合听起来虚伪至极。

  表面上说“很高兴”,事实上当消息被证伪后,“最不高兴”的不是别人,而是国际特赦。因为从实际效果上,这等于把国际特赦一直以来的伪君子面具扯下来。说得难听一点,在事件中最希望有关学生“出事”的,便是国际特赦,因为这样才能抬升他们的道德高地,把自己包装成为人权而抗争的“救世主”。甚至可以合理地怀疑,整件事根本就是国际特赦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齣闹剧,只不过水平太拙劣,一出场就露了底。

  记得国际特赦香港分会在两年前,称担心香港国安法实施后行动会受限,“不可能在香港自由地、毋须担心遭到政府严重报复地运作”云云,因此选择关闭办事处撤出香港。现在想起来,何尝不是又一次的自编自演?所谓“自由地、毋须担心遭到政府严重报复地运作”,难道是指自由地、毋须担心受政府规管地散播假信息,抹黑内地、抹黑香港吗?那国际特赦确实有惧怕国安法的理由,但不是因为国安法打压人权,而是因为国安法明确了法治红线,国际特赦这些反中乱港组织再无造谣的空间。

  美当局最拙劣的打手

  国际特赦香港分会一直以来被指与恶名昭著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关系密切,其中前“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于2012年至2018年出任国际特赦香港分会的执委和公司董事,邹幸彤又于2016年到印度出席受NED资助、由美国反华组织“公民力量”举办的“族群青年领袖研习营”。国际特赦本来就与美国政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配合美国反华政客的腔调,也绝不出奇。今次的“学生失踪”谎言,正是明例。

  惟事件至今日,国际特赦的后续跟进还只是发表了上述“继续努力”的声明,却对此事之于香港形象的损害,全没半点表示。难道国际特赦以为“关注人权”就可以作免罪金牌,随意造谣甚至破坏香港声誉也不必承担任何后果?如特区政府对国际特赦的强烈谴责,发表此等毫无根据、无中生有、立心不良、企图抹黑特区政府的言论,国际特赦理应就不实言论向特区政府,以至全香港市民道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