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3日西贡水域出现一条布氏鲸身影起,不少人就租船追踪,到昨日鲸鱼反肚在牛尾海,前后不过19天。
舆论一再呼吁市民不要去打扰鲸鱼,船家也不要唯利是图举办观鲸活动,更有立法会议员警告“係咪鲸鱼死咗先安乐”。可惜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观鲸活动没有停止。网上有照片显示,有观鲸船距离鲸鱼不过十数米,鲸鱼很容易受到螺旋桨的伤害。
专家昨日观察鲸尸后指出,鲸鱼身上除了旧伤,还有新伤,明显是在近日造成。虽然无法证明这是观鲸船所致,但鲸鱼死于香港水域是不争的事实。大家的心里都不舒服,一些曾经追鲸的市民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这条误入港湾的粉红色鲸鱼。
也有人批评有关部门反应太慢,没有及时介入,包括设立观鲸禁区、协助鲸鱼离开香港水域等。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现在是时候吸取教训,尽快完善对海洋生物的立法保护,以优化香港的海洋生态环境。
在立法规管观赏野生动物方面,不少国家和地区已有先例,效果良好。以新西兰为例,规定岸上、海上、空中观赏鲸鱼、海豹等海洋生物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要求船只于鲸鱼出没的300米内须保持静止状态或低速,以平行方式行驶,且同一区域不能出现三艘船。鲸鱼活动的50米范围内,绝对禁止船只进入。另外,船只不得围着鲸鱼转圈,以免造成滋扰。其他不少地区也设立了类似的“友善观鲸”清晰指引,并订明罚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香港多年前订立相关观鲸指引,但并不完善,执法方面也有一些困难,有必要借鉴其他地区做法,完善法律是首要一步。我们期望,这条布氏鲸在港19天的经历,可以成为一个转折点,香港社会保护野生动物意识能因此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