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国安风险仍然严峻 贯彻落实国安法不能放松\姚志胜

2023-08-16 04:02: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三年多。国安法的出台,是“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里程碑,关系香港的繁荣稳定和“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发挥了一法定香江的重大成效。但同时,三年多来国安法在实施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法庭对于国安法的认识上存有偏差,未能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同时坊间也有一些声音认为当前香港形势已经回稳,在国安法执行上应该“鬆一松手”“留有余地”,以免损害香港的形象和竞争力云云。

  这些都反映了社会对于香港国安风险的认知不足,对于中央贯彻落实国安法的决心认识不够。三年多来,国安法落地生根,为香港保驾护航,打击极少数保障大多数,发挥了巨大的成效,套用夏宝龙主任的说法:“香港的变化彰显香港国安法强大威力,事实雄辩证明这部法律是保香港安全、安定、安宁之法。”但也要清醒看到,香港当前的国安风险仍然严峻,安全是发展的根本,在复杂的形势之下,香港贯彻落实国安法更加不能放松,唯有切实维护香港的国家安全,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国际化优势。

  各种“软对抗”不断出现

  香港由乱到治再到由治及兴的重大转折,在在说明一个事实:越全面准确贯彻落实香港国安法,香港的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就越有保障。任何挑战国安法的“硬对抗”、“软对抗”,企图攻击、抹黑香港国安法,都是对香港整体利益的损害,香港各界有责任共同维护国安法的权威。当前香港局势虽然总体回稳,但仍然面对内外挑战:对内各种“软对抗”仍然此起彼落,各种破坏、对抗行径不断出现;法庭在处理一些国安案件上,也出现了一些令外界哗然的判决,包括以一些技术理由拒绝就禁止“独歌”传播发出禁制令,暴露了一些人对于国安法条文理解不足,甚至罔顾司法机构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这些都对国安法的贯彻落实造成阻碍。

  对外的国安风险同样严峻。美国总统拜登在8月9日发布行政命令,禁止美国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等对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以及某些人工智能系统等三个领域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投资,同时将港澳两个特区同时列入限制美国企业或个人投资关键技术的地区,显示美国意在科技方面对中国形成全面围堵,香港和澳门也成为美国的打击目标。

  国家安全机关日前公布破获一宗间谍案,一名军工集团人员被美国中情局收买,向美方提供军事敏感资料,反映美国正不断强化对华的“情报战”、“间谍战”,美国中情局更专门成立了两个中心:“中国任务中心”和“跨国与技术任务中心”。其中,“中国任务中心”更是美国中情局唯一一个针对单一国家设立的任务中心。中情局局长伯恩斯更扬言,成立“中国任务中心”将进一步强化局方的集体工作,应对美国在21世纪面对的最重要地缘政治威胁。中情局将在这方面站在最前线,局方并会加大力度招募识讲中文的人云云。

  香港是国家的“南大门”,是国家最国际化的城市,加上在反间谍的法制建设上长期缺位,这些都令到香港可能成为西方间谍重点“布局”目标。香港在风平浪静的背后,仍然是暗流涌动。夏宝龙主任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03”开幕典礼致辞时强调,现在香港社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乱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础尚需巩固。这对香港是一个明确的提醒。当前香港在贯彻落实国安法上更加不能放松,不能存在灰色地带,更不应以为在执法上“鬆一松手”,就可以令美国等国家“高抬贵手”、“放过香港”,这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坚定维护国安法权威

  美国已经将中国当成了重要的竞争对手,并通过各种极端对华战略遏制中国发展,包括重新建立对华间谍网。香港作为国家最国际化的城市,美国必定不会放过任何打压、干预香港的机会,以为在执行国安法上“松手”,就可以得到美国网开一面根本是不可能。恰恰相反,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主权国家的核心利益,香港不能将国家安全与香港优势对立起来,勿以为坚定履行维护国安的责任,就会损害香港竞争优势,而是应进一步落实好国安法,坚决维护好国家安全:

  一是继续打击各种“软对抗”行径,不能将对抗视作言论自由,针对意在破坏社会秩序,挑动政治对立的不法行径,必须利用现行的法律果断出手,以法治乱。二是坚决维护国安法权威,不论在香港还是海外,一切违法行为都必将依法追究。香港国安法具有“域外效力”,对于已窜逃海外的违法分子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特区政府应重点缉捕有关的违法分子。三是法庭应该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安的责任,在判决上体现国安法精神。四是特区政府必须承担主体责任,完善维护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完成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本地立法工作,防范外部势力的各种搅局破坏。五是大力在社会、学校推动国安教育,共同护国安保家安。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