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国内居民高度质疑,不管国际社会强烈反对,日本政府选择一意孤行,甚至煞有介事地声称,若然“没有障碍”,最快会在明日开始排放福岛核污水。真的是“没有障碍”吗?这不过是日本当局无视铺天盖地反对声音的强词夺理。这个长达30年的排污计划,将向海洋长时间释出氚、钍、铯、铀、钚等放射性元素,堪称“史上最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实验”,很可能构成生态灾难,日本多年建立起来的“公德”形象,也伴随着排核污计划“一铺清袋”。
在美日韩戴维营峰会过后,日本得到美国当局的背书,随即决定快刀斩乱麻,于昨日宣布将在明日起向大海持续排放核污水,总共排放超过130万吨,光听数字就已经非常吓人。而且福岛核污水中还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氚”,不但本身难以衰减,更会随着洋流作用蔓延至全球海洋。据清华大学建模结果,估计核污水将于明年4月底到达中国东南沿海,至2026年12月,将蔓延至整个中国东部沿海海域,包括香港。
虽然日本政府一直声称氚对人体影响微乎其微,但有学者已经指出人体摄入氚后,部分氚可以与有机分子结合,形成有机结合氚,如在人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将增加患癌风险,何况核污水中还有其他至少30种放射性元素。更关键是氚无法简单透过淨化移除,若然在这30年间,日本政府所谓的“多核素去除系统”发生如当年福岛第一核电站一样的事故,全球海洋生态也将面临更大的破坏。
海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对日本来说也完全没有好处。不只当地渔业,所有涉及用水的产业也会遭到同样影响。就算在香港,也已经有日式餐厅负责人表示不少港人对日本食物失去信心,料生意额会大跌七成,而购买日本水果的市民也明显减少。香港尚且如此,那作为排污源头的日本当地产业情况如何,就更不难想像。
日本不是第一个面对处理核污水问题的国家,至少现存确认有效的方法,就包括氢气释放、地层注入、地下掩埋、蒸汽释放等等,早前更有日本学者提议采用水泥法,将核污水用水泥硬化、凝固、储存,并将之用来作为未来储存核废物的建筑物料。
明明有这么多更有效、更安全的方法,但日本政府偏偏选择最原始也是最有争议的海洋排污,不过是因为海洋排污在这么多方法中最“简单粗暴”,换个说法,就是成本最低。岸田政府做重大决定竟然单纯用成本来判断,固然短视得叫人吃惊,尽管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在经济上确实是最低成本的方法,但此举造成的其他隐性成本,随时要让日本付出更大的代价。
犹记得去年的世界杯,全世界的目光除了关注足球赛事外,其中一个插曲便是日本球迷每次观战后,都会亲自收拾场内遗留的垃圾,获各国传媒广泛报道,日本民众也因而被誉为最有公德心的球迷,并且在之后的赛事中,也感染到其他各国球迷,共同参与收拾垃圾。
但由日本民众建立的公德形象,随着日本政府宣布启动排污计划,基本可以说是遭到毁灭性打击。排污之前仗着美国撑腰的狐假虎威,媒体揭发日本政府贿赂国际原子能机构等丑闻,也让日本的对外形象跌落谷底。就算日本政府透过海洋排污省下了数百亿日圆,但在其他地方,却要付出对等以至更大的代价。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排污日程后,特区政府昨日迅速采取跟进行动,基于预先防范原则,自明日起禁止东京、福岛、千叶、栃木、茨城、群马、宫城、新潟、长野和埼玉10个都县的水产品进口,包括所有活生、冷冻、冷藏、乾製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产品、海盐,以及未经加工或经加工的海藻。同时,环境及生态局会在每个工作天发布新闻公告,公布有关日本进口食品样本的辐射检测结果,以及本港水域的环境辐射水平和本地渔获的辐射水平。万一发现本港的水产品出现受污染的情况,有可能会规定某些水域不适宜捕鱼,甚至该水域的渔获不能在市面出售。
这是特区政府为了保障港人健康的应有之举,诚如行政长官李家超所言,日本政府向大海排放大量核污水长达30年的计划,是史无前例的、不负责任的把自身问题强施于他人的做法,对食物安全所造成没法排除的风险和难以回复的海洋环境污染及破坏。为保障本港食物安全和市民健康,特区政府不能在相关风险上作任何赌注。
若然日本继续一意孤行,相信不只香港,未来下达相关禁令的国家和地区将越来越多。岸田文雄日前与日本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会晤时,口口声声说“未来几十年,为确保渔民生计,我会承担全部责任”云云,但当日本本地渔业受到毁灭性打击,又被国际市场孤立,岸田文雄要如何承担责任?岸田自身倒好,捱完任期又可继续“捞金”,但对于日本渔业和其他相关产业人士,他们要承受的是一生乃至数代的人苦况,岂是一人说承担全部责任就可以轻松解决?
核污水排海将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全世界包括日本自己也要付出沉重代价。悬崖勒马总好过一意孤行铸成大错,趁现在为时未晚,日本政府必须立即叫停相关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