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读者来稿/创新思维发展特色夜市\邝震凌

2023-09-04 04:02: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为了激活内需和进一步发展香港的夜经济,政府初步有意与业界商讨延长商场营业时间到晚上10时至11时,期望最快于中秋节后开始,试行至国庆后一段日子,希望夜市可以发挥出本港的文化特色,持续成为本港新的旅游卖点。

  发展夜市成为本港近期最热门话题,据悉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将牵头制订推动夜市方案,而坊间提出成立夜市的意见亦如雨后春笋,多不胜数。

  但亦有曾搞过“夜市”的大型商场集团表示,疫情期间市民习惯了晚上早回家,本港不少商铺于社会复常后,仍然是提早关门,以致部分商场早早熄灯。由于夜市人流不复疫情前车水马龙,加上另一个原因就是工作人手不足,招聘不到足够员工,店舖情愿早些落闸休息,进而造成恶性循环,也导致了近年香港夜市的冷清情况。

  要搞活经济,首先要有创新思维和具体可行方法。《人民日报》早前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到:“培育夜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消费者参与。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凝聚合力,从精细化管理层面下功夫,在对接消费需求上出实招,必能让夜经济不断绽放新光彩、释放更多红利,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特色,夜经济就更加要讲求卖点,单靠大型商场将晚上营业时间延长一小时,很难发挥别具一格特色,而夜经济本身亦含有轻消费的意味,夜间市集类型的夜市,就更能吸客。兰桂坊是卖酒的“夜蒲”胜地,总不能全港18区都开设酒吧一条街以作夜市招徕,但全港18区却可以分别为本港夜经济发挥重要作用,就是每区都做出自己特色的夜市。

  例如油尖旺区的西九龙,在原有庙街一带的夜市之外,亦可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M+两处海旁位置,开办晚上街头表演;中环街市可以举办国际啤酒节及夜市;深水埗福华街一带的店舖现时已经有不少深宵食堂,附近的电脑商场也可考虑变身成午夜特卖场,观塘海滨更属开设专题夜市的理想地点,可以齐齐带动夜经济发展。

  夜市要有特色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政府应与民间各界,特别是全港18区的地区团体和人士共同磋商,整理出各地区的夜经济发展项目的形式,令香港不单止是盛事之都,更是活力充沛的不夜城,以吸引更多游客来港消费。

  香港鞋业(1970)总会会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