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周末和周日,刚刚推出的“夜缤纷”活动表现未如人意。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夜缤纷”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时间及工夫改变市民受疫情影响而形成的生活习惯,并有信心业界可以找到办法。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政府会吸纳社会意见,增加多元化及更有新意的活动。
鉴于疫后不少港人出游或北上消费,对本地消费形成了制约作用。特区政府希望香港重现“愈夜愈精彩”的本色,经过一番筹备后,上周举行“夜缤纷”启动礼,得到不少商场响应。就事实来看,一些商场延长营业时间到凌晨,但不少商户甚至是大部分商户,依然到晚上九时就关门。商家都是精明而逐利的,不存在有生意不做的道理,但如果光顾的客人不多,抵销不了延长营业时间而增加的灯油火蜡等成本,那不如早关门休息。
对一般市民而言,不会因为商场延长了营业时间就去光顾,有气氛、有新鲜感、有吸引力,才愿意掏腰包。因此,“夜缤纷”不仅是一项“长期工程”,更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有人建议特区政府推出“夜市消费券”,有人建议港铁等交通工具在特定时段后半价优惠,鼓励市民支持夜经济,值得特区政府考虑。
香港的夜市面对大湾区内地城市的竞争,但有竞争才能进步,香港夜市在成本上没有优势,难以覆製内地城市的做法,也不能新瓶旧酒,必须做出自己的特色,还要更“高端”。举办大型演唱会、大型展览以及具国际特色的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对市民和游客都有吸引力。
消费的核心是花钱,有钱才会大方。当股市和楼市兴旺,市民收入明显增加,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节节上升,“鱼翅捞饭”也是小事一桩,逛夜市更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