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港味”黄金周\闻风

2023-10-02 04:02: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国庆长假开始,大量游客涌入香港,街道上摩肩接踵,商场人头湧湧。但细心的市民会发现,那些更具有香港特色、更有“港味”的景点和货品,更受游客青睐。这对香港旅游业发展,不无启示。

  自年初复常,香港经历了“五一”黄金周,但当时游客人数仍属一般。但“十一”黄金周则不同,不论是时间跨度,还是来港游客数目,都不是一个层级,这是观察游客消费模式的最佳机会。

  从目前情况观之,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个是“少了”。 据香港旅游业议会表示,内地长假首日,入境旅行团只有约75团。而尖沙咀广东道一带的名牌店门口,虽然偶尔也有人排队,但未见往日长时间大排长龙的情况。“买、买、买”,不再是游客主要目的。

  另一个是“多了”。西九故宫文化博物馆、M+、香港历史博物馆等,一票难求;一些往日游客罕见的“小众景点”,包括离岛、小村落等,游客大幅增加。一些卖鱼蛋的本地特色小食店,门口排起十多米长的人龙。

  这一少一多,其实反映了旅游模式的变化。事实上,如今内地居民网购方便,不必山长水远来香港“打蛇饼”;国际奢侈品也少了以往的吸引力。游客更注重独特的旅游体验。

  就如昨日有内地游客提到,虽然内地也有烧卖、咖喱鱼蛋等香港小食,但终究少了一份“港味”。上周大坑舞火龙之所以能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蜂拥而至,也是出于同样原因。

  时代已变,“一本天书读到老”已不可能。香港继续推动旅游业复苏,要顺应新趋势,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服务质素,另一方面要挖掘香港的特色,展现与其他地方不同的魅力。这需要特区政府和整个业界共同努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