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议会选举提名期昨日展开,不少参选人当日向选举主任提交参选表格,有政党举行造势大会,以壮声威,令人开始感受到选举的热烈气氛。
这是优化香港选举制度后的第一次区议会选举,选区划分、报名方式、资格审查等方面与以往都有所不同。对参选人来说,不管是老将还是新丁,都意味着挑战。大家最大的感受有两点:一是寻求“三会”提名过程顺利,特别是像工联会、民建联这样的老牌爱国爱港组织,在“三会”成员提名上,基本上每位参选人都已拿到足够的提名。
二是选举的竞争性更大。相较传统选区,新选区扩大多倍,意味着参与地区直选的人士需要接触更多的居民,与立法会地区直选的激烈程度有得一拚。当然,凡是有资格入闸参选的,不管是什么政治光谱,共同点都应该是爱国爱港,因此选举的竞争性与过往俗称“扒粪”的抹黑、斗激不同,都是良性竞争,大家比拼的是能力、愿景、服务质素。
譬如工联会以“民呼我应有工联,服务市民在眼前”为竞选口号,一方面反映区议会的职责,就是倾听居民声音,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则回应了习近平主席在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时的重要讲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传统大党在选举中占有一定优势,但一些新成立政党政团也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有些新生力量都是香港进入新阶段后成立的组织,有些新组织在前年底的立法会选举中初试啼声,印证了他们的实力不可小觑。
区议会提名期至本月30日结束,选举则在12月10日举行。区议会选举与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届时大家要踊跃投票,将最有能力和热诚服务的参选人送入区议会,展现“爱国者治港”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