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清除余毒\龙眠山

2023-11-10 04:02: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两年前宣布解散的反中乱港组织教协,直至最近才完成资产核数程序,近日发信交代“遗产”处理情况,每名会员可分得3190元,但因语焉不详惹来不少批评,直指教协“混账”。

  教协一向财大气粗,宣布解散时约有4亿元资产。有资深会员指出,扣除员工遣散费、核数等费用,加上向9.5万名会员派发余款,大约用去3亿元,仍剩下1亿元资产。但教协在信中只交代派钱的数目,却没有交代核算摘要,没有公布开支明细表,有黑箱作业之嫌。教协更首次提到“债务”问题,但债务何来?莫说一般人闻所未闻,连资深会员都感到莫名其妙。

  由于近年有不少会员离港,未必个个都会签名分钱,这意味着教协处理完“后事”仍有一笔款项。教协声称余下资产将捐赠合法教育或慈善机构,但没有指明机构的名称,似乎有难言之隐,以致被质疑是借“捐”的名义去资助一些“不干净的地方”。

  教协能否理清这盘“混账”,各界拭目以待。走完派钱程序后,教协将向劳工处职工会登记局正式提出解散要求。劣迹斑斑的教协即将被扫入历史垃圾堆,教育界大毒瘤被铲除,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教协操控教育界、兴风作浪近半个世纪,不知有多少人被其“洗脑”,指望教协倒台后教育界立即能变得天朗气清是不太现实的。

  香港国安法落实后,香港实现了由乱到治的根本性转变,并迈入由治及兴新阶段。教育界大力拨乱反正,展现新面貌,情况令人鼓舞。但另一方面,香港“乱”的根源尚未清除,“治”的基础尚需巩固。香港要建立和完善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弘扬爱国爱港主旋律,仍然是任重道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