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民银行发行数字人民币(e-CNY)以来,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扩大至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而本港推动数字人民币节奏也随之加快。9月初,中银香港第二期数字人民币“跨境购物节”开锣,尤其是近日八达通与中银香港合作,推出多项人民币在港深两地跨境使用的措施,反映了香港推广数字人民币已进入热身阶段。
数字人民币是一场货币革命。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将推动网络金融、大数据、人工智慧等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促进数字经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当今世界,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成为催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经济社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客观上需要更为安全、通用、普惠的新型零售支付工具,因此,推广数字人民币是实现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的一个必要举措。
然而,港人对于数字人民币依然普遍缺乏了解和认识,不少人以为这跟手机支付工具差不多,甚至有金融从业员连数字人民币是什么亦不甚了了。更为难办的是与当下流行的支付方式相比,数字人民币在市场上尚未形成优势。经过十几年的培养,大家已经逐步建立起使用手机支付工具的习惯,电子支付已经与餐饮、购物、交通等许多生活服务深度结合,市场份额基本上已被占领。
有助巩固港金融中心地位
事实上,数字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它具有高度防伪、防遗失的优点。数字人民币与电子支付工具相比,虽有相似,但功能和作用并不在一个层次上。电子支付只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本身就是现金。
我国数字人民币技术累积、研发力度走在世界前列,数字人民币的广泛应用,将有利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整合,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有助于中国在国际数字货币中更加独立和自主,为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经济竞争创造了优势。
推行数字人民币有助于促进金融科技创新,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促进我国金融科技产业与全球金融科技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金融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和广泛使用将促进中国国际化贸易。透过香港的人民币结算、人民币贸易融资、人民币债券发行等众多离岸人民币金融业务,可以打通数字人民币与国际上多种数字货币的交易管道,拓展数字人民币的跨国金融使用范围,服务国家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数字人民币在香港推行,为港人跨境零售消费提供多一个安全、便捷及新颖的选择,提升跨境支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并有助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香港目前正在逐步建立离岸人民币交易、结算、风险管理的金融生态圈,为人民币“走出去”提供新的动力。促进国家与中东地区、亚太、欧洲、“一带一路”沿线等地区进行多种形式合作。并将在推动数字人民币系统与“转数快”系统对接的过程中,积极开发数字港元的发展。
当然,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存在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和提升的节点。还需要不断在技术、政策、文化和社会等多种影响因素的完善和建设,需要政府、商家、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及广大民众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和普及。
“货币桥”解决跨境支付难题
在技术层面,由于国情有别,各国数字货币的定位、技术路线差异较大,意味着需要担负较高的协调沟通成本。根据国际结算银行资料,全球约90%央行在推行数字货币研究,各方对数字货币的理解存在差异,数字货币有十馀种不同形态,理解偏差加大了各国达成共识的困难。因此,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推行受诸多限制,难以实现广泛的跨境操作。就算在已实现跨境操作的国家和地区,亦存在央行是否区分现钞与汇款、离岸和在岸等问题的困扰。
针对这些问题,今年七月,国际结算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等多边央行数字货币专家组,举行了一系列会议。根据过去一年,以“货币桥”合作进行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跨国交易应用试点卓有成效的实践结果,确定了以“货币桥”逐渐解决跨境支付的业务痛点,探索分散式账本技术和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并透过创新的治理架构、业务安排、共识演算法和技术升级,实现不同司法辖区的在地化运行,增强多边互信、便利跨境监管。
近日,有报道指人民银行已与香港金管局就数字人民币跨境合作开展深入讨论研究,将与香港金管局共同研究推进,实现数字人民币与“转数快”在基础设施层面的对接,进一步提升跨境业务直通式处理效率。同时,中银香港亦将在今年启动本地数字人民币大规模跨境应用推广工作,展开不同特色应用场景的探索与实践。
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方兴未艾,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和世界各国央行对数字货币研究的逐步深入,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到我国数字货币的合作开发应用中来。
数字人民币前景辉煌,必将成为互联互通世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