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区议会选举将于12月10日举行。全港各区都呈现出激烈的竞选气氛,候选人设立街站亲身接触市民,向对方讲解政纲,聆听对方意见,争取选民支持。笔者认为,是次区议会选举是香港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实践,市民大众应积极参与投票,共同推动香港特色优质民主的发展。确保选出来的区议员都是为民做实事,发挥连接市民与政府的桥梁作用,逐步提高香港社会的健康进步,促进香港的经济繁荣。
投票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这次区议会选举是完善地区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一步,其结果关乎市民切身福祉,关乎香港整体利益,顺畅而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稳固而持久的平台对香港的未来至关重要。
选贤任能提升地区治理
回顾过去,反中乱港分子利用制度漏洞混进特区管治架构,令经济发展受阻碍,民生福祉遭受损失,教训深刻,必须拨乱反正,牢牢把握住“爱国者治港”原则。这次区议会选举的整个过程,都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透过委任、地区委员会界别选举及地方选区选举三种方式,让擅长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进入区议会,令区议会光谱更加全面,更具广泛代表性,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新选举方案的优越性。
新选制全面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吸引社会上有才能、有抱负的人踊跃参选,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不同阶层、不同族裔,具有年轻化、专业化、多元化的特点。这样能有效排除不必要干扰,确保每一位参选者都符合爱国者的根本要求,真诚服务香港、造福社会。而且既保障广泛参与,又体现均衡参与;既有利于提高治理效能,推进良政善治,又维护好市民的民主权力,有利于广纳人才,凸显出民主的进步。
重塑区议会的目标是选贤任能、推动良政善治,参选人的竞选表现是衡量其履职能力的重要参考。广大选民关注选举,根据候选人的政纲认真对比,选出真正能为民办事、有效推广落实政府政策的爱国者。区议会是非政权性的区域组织,其职责是接受政府咨询,以及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在香港社会治理的实践中,特区政府制定的政策要全面落实到地区,让每一位市民都能真正地受惠,就需要区议员担任市民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为民发声、为民解忧。市民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区议员真实地反映给政府,才能做到上情下通,下情上达。社区发展,也需要兼顾不同群体,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诉求。
切实体现“民生第一”
重塑区议会能提升民主质素,有利提高地区治理效能。本届区议会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的革新:一是设立了履职监察制度,令市民除可于选举时行使投票权外,更可以在区议员任期内确保他们尽责反映市民意见协助政府掌握社区脉搏、做好地区服务,令市民受惠;二是由民政事务专员出任区议会主席,统筹协调区议会、地区“三会”及关爱队,形成完整的地区治理体系,让社区的民意不仅能够透过区议会和区议员表达出来,更可以透过新的地区治理体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为社区居民解决问题,提供贴身、贴心的服务,真实地实践民主的真谛,而且可以更好地调配地区资源,更好、更贴地、更务实地服务各区居民,杜绝了以往“政治挂帅”的乱象,切实体现“民生第一”的目的。
这次区议会选举是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香港由治及兴的重要实践,投票选出最适合的贤能爱国者,是所有爱国爱港市民的共同责任。因此呼吁每一位选民用好手中一票,支持完善地区治理,积极履行公民责任,选出真心服务所属地区的区议员,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香港,推动香港迈向由治及兴。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