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慧言真语/筑牢国安防线 为香港营造更好营商环境\王惠贞

2024-01-31 04:02: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昨日特区政府举行“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23条立法公众咨询”记者会,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即日起就立法展开公众咨询,标志着23条立法工作正式启动。

  自2020年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以来,香港社会恢复法治稳定,国家安全风险受控,促进了经济重新发展及香港繁荣。香港国安法与基本法第23条立法相辅相成、互补不足,构筑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固法治屏障,有助维持有利的营商和投资环境,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经贸中心的独特地位。

  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稳定的环境,没有稳定的法治环境就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更谈不上长久的繁荣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是对香港商界和市民根本利益的最大保护,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就是最好的证明。

  随着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三年多来,香港实现从由乱到治迈向由治及兴的重大转变,经济社会保持繁荣稳定,社会氛围平和安宁,市民安居乐业。在香港国安法保障下,香港的营商环境更好,为包括在港外资在内的所有投资者提供了无限商机。

  外资对香港法治有信心

  有数据为证──香港美国商会2023年4月初发布一项调查显示,73%的受访会员对香港目前的法治有信心,62%的会员表示香港国安法对公司运作无负面影响,受访者普遍认为香港作为国际枢纽,具有竞争力,逾半受访会员表示,会继续以香港作为全球或区域总部。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23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在全球排名列第七位,证明香港的营商吸引力有增无减。据统计,2023年新成立的本地公司总数为13.22万间,为2018年后最多。截至去年底,注册非香港公司的总数为1.48万间,较2022年同期增加2%。

  这些数据,真实反映出经历疫情及全面复常,在全球宏观经济环境面临不明朗情况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有增无减。事实充分证明,香港国安法护国安、保家安、得民心,有效维护了香港的营商环境,让香港商界、外资企业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经营。

  但是,有了香港国安法,并不意味着基本法第23条立法没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因为,基本法第23条规定了七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香港国安法只涵盖了其中两类,即分裂国家和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其他五类行为,如叛国、煽动叛乱、窃取国家机密等,仍然需要通过本地立法来禁止和惩治,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是香港特区的责无旁贷的宪制责任。

  行政长官李家超指出,23条立法工作愈早完成愈好。他强调,经过因国安受威胁而面对的不同风险、2019年“港版颜色革命”等带来的伤害,大家非常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而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天天存在”,国际形势千变万化,敌对势力仍虎视眈眈,愈早完成立法免除有关威胁,对市民及营商环境愈加有利。

  香港优势魅力更胜往昔

  总而言之,有了国安法并不意味着不用进行基本法23条立法,相反,23条立法实有必要。23条立法是对国安法实施后仍然存在的漏洞进行补充完善,并且是在遵循基本法框架下进行的合理合情合法之举。只有通过基本法第23条立法,才能更好地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两制”下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和特殊地位,让香港保持优良的营商环境、普通法制度、联系汇率制度和国际联系,保障资金、货物、人才和资讯继续自由流动,让香港继续成为外资开拓中国及亚太区市场的首选落户点。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指出,全体香港居民应当与特别行政区政府站在一起,以坐言起行的实际行动,齐心协力把香港本地维护国家安全的这块“短板”尽快补上,让香港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拼经济、拚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者在香港这块福地安心投资创业,成就新梦想、创造新传奇。

  香港各界要配合政府落实好特区宪制责任,尽快完成基本法第23条本地立法,为香港营造更加持久安全的发展环境。相信随着23条立法的完成,香港的经济发展将会得到更全面有力的保障,将为世界各地的创业者投资者来港施展抱负创造更加稳定的营商环境,香港的独特优势和魅力更胜往昔。

  全国政协常委、九龙社团联会会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