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宣布会遵从香港高院对“独歌”《愿荣光》的禁令,限制香港用户浏览32条受禁制内容的影片,即时生效。此举说明法庭判决的威慑力,同时也反映出网络平台是否禁制“独歌”,不存在所谓“技术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尊重法治精神。
《愿荣光》产生于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被反中乱港势力标榜为所谓“香港国歌”,肆无忌惮地鼓吹“港独”理念,严重违反香港国安法。香港运动员出境参赛,曾多次发生“错播国歌”事件,这与YouTube及其母公司Google不作为有关。
YouTube更一度声称,无法控制网络用户的搜寻结果。为此,律政司向法庭申请禁制令,几经曲折,高院日前裁决律政司上诉得直。而从YouTube的宣示来看,特区政府申请禁制令不仅正确,而且有效,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国歌尊严的必要之举。
但正如不少法律学者指出的那样,YouTube的做法只是最低限度地满足法庭禁令要求,实际上并不足够。首先,高院判词很清晰,是禁制《愿荣光》所有版本,避免被用于非法目的,但YouTube只禁其中32个最恶劣的版本,其他版本仍可搜寻、下载。
其次,YouTube只是禁制香港地区用户搜寻有关内容,但在其他地区并没有下架,意味着继续纵容他人利用“独歌”伤害香港,侮辱中国国歌。
其三,YouTube一方面宣称遵从禁制令,另一方面对禁制令表示“失望”,扬言考虑上诉,颇有继续纠缠之意。
网络平台在香港营运、赚香港人的钱,就不应该在其他地方允许他人破坏香港安宁。这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企业良心的问题。以YouTube总部所在的美国为例,月初通过《反犹主义意识法案》,假若有歌曲违反该法,YouTube会否像这次应付香港法院一样,甚至考虑上诉?
YouTube在配合禁制令方面已走出第一步,未来可以做得更多、更好。而其他网络平台,不能再以任何理由无视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