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庆祝回归27周年/发展迈开大步 拚经济前途似锦\尚海龙

2024-07-01 04:03: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纪念日,适值特首李家超上任两年,这两年绝不平凡。

  绝不平凡,说的是香港疫情后全面复常,香港终于得以迈开大步,全力拼经济,增强竞争力,从此由治及兴,并加快建设“八大中心”的步伐。

  特首李家超两年来的工作,相信人人首先会记得的是:“目标为本”“抢人才、抢资金”。而他“拚经济、谋发展、惠民生”的纲领实施,值得回顾的实在不少。如今来看看这几方面的成绩表,饶有意义。

  最近有媒体筹办的“特区政府市民满意度”民意调查,反应异常踊跃,有超过1.1万人参与。调查结果中,对于特区政府的施政表现,满意和非常满意合共超过66%,而对特首李家超的表现满意度,更达68%。市民回馈最为正面的施政大事,第一位是垃圾收费计划暂缓,第二位是处理劣质㓥房和滥用公屋问题,跟着第三位是基本法第23条成功立法。

  国家安全是再起飞基础

  过去两年在行政、立法、司法方面,先是区议会得到重塑,完善了地区治理;再来是基本法第23条成功立法;乃至“35+颠覆政权案”及多宗涉国安案件先后进入司法程序,作出公平公正的裁决。时间和事实都正在并继续印证“一国两制”、司法独立等的庄严承诺从未改变。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是香港再起飞、“拚经济、谋发展”的基础,已成为了全港的共识。

  民生事务方面,住房问题原本是香港社会的“无休止话题”。不过从民调中显示市民赞好的房屋政策,并非年复一年的讨论公屋轮候、觅地建屋,而是赞赏政府打击滥用公屋资源和处理劣质㓥房。实际上,经过特区政府的艰苦努力,建屋的土地已有着落,公私住房供应亦正常,简约公屋等过渡性房屋已经开始接受申请,多管齐下加快进度和精简流程等也相应见效,尤其是公屋上楼的速度正全速推进。特区政府基本上已掌握了住房问题的主动权。这一点,连民间关注公屋团体也作出了肯定。

  垃圾收费计划暂缓,既可算是施政的一个曲折,但在民调中,就被视为顺应民意的正面信息。政府以暂缓实行,争取时间完善配套、加强宣传、总结经验,而非死要面子硬上马,是知所进退,实事求是的作为。政府接下来就是增加回收配套、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只要解决这些障碍,他日落实计划将会是事半功倍。

  “拚经济、谋发展”实际上是一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无法分割。两年来,美西方加强打压中国,加上全球经济下行,生产链供应链困难重重,香港全面复常并非如预想般顺利。在这样背景下,特首李家超及其管治团队竭尽全力,并有超常进展收获,也是大家有目共睹。

  “抢人才”卓有成效,透过高才通计划,超过12万人才及家庭成员已经抵港。但这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人才成功到港,立刻面对“上岗”问题,怎样牵动本地和在港的内地企业吸纳人才,以及扶持鼓励创业,连带的人才家庭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都亟待政府进一步的适切有效政策和措施出台。高才通计划意义重大,必将为香港的人口结构和劳动市场带来正面效应,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抢资金”逐步加速,两年内经过一个复常适应的“瓶颈期”痛苦阶段后,已经开始显示活力和机遇。在特区政府的努力下,我们看到无论是家族办公室、股票市场、基金市场、本地银行存款的动向,和“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的反应等等,都有可喜的好消息。

  楼市“撤辣”也是特首李家超在任重要一笔,诚然其效果短暂而没有立竿见影,但众所周知,周边因素特别是利息高企非香港本身可以控制,特区政府总算是在需要的时刻做了该做的事。

  产生“1+1大于2”的聚能

  笔者认为,“抢人才、抢资金”其中不可忽视且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环,就是已经来港的成型新质企业家。在高才通人才计划中,他们既是人才也是资本,刚刚成立的“新质企业家联合会”,其成员都是新科技大咖,他们“加盟香港”是香港发展新资生产力的生力军。但是他们必须与作为香港主要板块的本地商界联手共进,才能产生“1+1大于2”的聚能。

  香港的商界和投资者,他们有识见、有财力,有经验,经风雨见世面,完全也应该成为新质企业家。两地企业家在香港,一定可以成为不可替代的强大新质生产力。

  特首及其管治团队两年来劳苦功高,成绩斐然,我对政府的施政充满信心,于是也就有了更高期望。根据笔者在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的调研实践以及和大量新来港企业家的接触交流,其中一种忧虑是香港提供月薪中位数5万港元以上的就业职位增加速度赶不上“抢人才”的速度,香港非常狭窄的经济业态,和人才来自的行业实际不相匹配的矛盾,会影响未来香港“抢人才”、拚经济的力度和速度。

  希望政府能够抓紧时机,积极主动,促成两地企业家的人才资金互通合流。“抢人才─到港就上岗”“抢资金─到位就起动”,不断创造本地新的业态和就业机会,这是我未来年月对特首和特区政府的最大期望。

  立法会议员、香港新质企业家联合会秘书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