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多举办国际体育盛事提升影响力\陈正宁

2024-08-19 05:01: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年巴黎奥运会,国家体育代表团取得骄人成绩,金牌数创下了海外奥运会最佳战绩;中国香港代表团同样表现出色,于单届奥运勇夺两金两铜,健儿在比赛场上顽强拚搏、尽展香港精神,掀起全城运动热潮,更激发了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去年政府公布《基层医疗健康蓝图》,目的就是要提升全民健康,为市民提供筛查和治疗服务,减轻公营医疗系统的负担。笔者认为,今年政府购下奥运会转播权,让市民免费观赏这项全球顶尖运动赛事实属明智,起到凝聚民心的效果,通过体育盛事促进了全民运动锻炼,特别是培养青少年恒常做运动的良好习惯,增强其体质,对增强全民健康屏障大有裨益。

  香港体育代表队接连两届奥运会取得佳绩,在巴黎奥运赛场上,“微笑剑后”江旻憓上演惊天大逆转,首夺女子重剑奥运金牌;张家朗展现“剑神”风范,强势卫冕,创造历史;“女飞鱼”何诗蓓奋力拼搏,在游泳项目摘得两铜。即使未能夺牌的香港健儿在赛场上亦无惧强敌、全力以赴,尽展永不言败的精神,既展现出香港青年活力和拚搏的精神面貌,也体现了香港体育产业的发展进步。

  近年来,特区政府越来越重视鼓励体育运动发展,持续投入资源及优化训练配套设施,为本地运动员的培训提供支援,争取创设更多有利条件,推动系统性、专业化、科学化的训练,并加强与国家队的交流,扶持运动员成长。民青局亦与教育局检视如何透过学校课程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从小打好运动的基础,以及增加他们参与不同运动项目和比赛的机会,既促进他们通过锻炼增强体质,又支持运动普及发展,为香港未来栽培更多精英运动员。政府更是加大力度支持香港学界体育联会发掘更多精英运动员的接班人,在“全民运动日”加入体育节活动,以及在每年的特定节日免费开放体育设施给市民使用,举办主题运动日供市民参与。

  推动体育事业专业化产业化

  体育承载着国家民族强盛的梦想,青年则代表着未来和希望。政府的体育政策是循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五大方面推动体育发展,包括加强对精英运动员的支援和吸引国际体育盛事在香港举行,并进一步推展本港体育事业,提高专业水平和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建议同时在社区和学校层面推广体育运动,增加和提升体育及康乐设施,鼓励青少年建立热爱运动的文化。

  青年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除了支援精英运动员在学业运动的双轨发展,笔者认为,政府还可与学校配合,持续发掘、鼓励更多具有体育潜质的青少年投身全职运动员行列。2025年香港将会联合粤澳共同承办全运会,因此必须为此做好准备,借助近年体育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提升水平,争取在国际体育竞技舞台上展现香港青年的风采,并多举办体育比赛等盛事,促进体育旅游和体育产业相关服务的发展,为本港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推动香港体育产业融入国家发展。

  体育是世界的“通用语言”,亦承载着青年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巴黎奥运后激发更多香港市民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市民的身心健康水平,还可以增强全民健康屏障,进而减轻公营医疗和政府财政的负担。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提升香港整体竞争力和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专业事务委员会副主席、香江聚贤卫生专业人才委员会主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