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焦点热议/港大风波画上句号 团结一致再创高峰\李继亭

2024-09-04 05:01: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大学内部运作事宜调研小组昨日发出新闻稿,表示就港大高层人事安排提出调研结果和建议,并在昨日的港大校委会会议上获全数接纳。这标志着,缠绕港大多时的校政风波,最终得以有效处理,以和谐的方式画上了句号。能达成这样的结果,是行政长官李家超高度关注,以及调研小组不懈努力之下的结果,令港人倍感欣慰。随着港大高层职位进入具体的遴选阶段,社会各界期待,港大尽早回复正常运作,团结一致在未来再创发展高峰,为香港建设国际高等教育枢纽发挥更大作用。

  港大校政风波缠绕香港多时,不仅影响港大的发展,甚至一度影响港大全球招聘工作。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必将严重打击港大的声誉,也必将动摇港大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稳定性,中央及特区政府对此均高度关注。而自从风波出现后,社会各界也都高度期望各方能以港大根本利益为依归,能以香港发展大局为依归,妥善化解分歧,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

  在行政长官李家超的高度关注并推动之下,6月11日,港大内部运作事宜调研小组成立,围绕三个目标推进工作:厘清事实及了解各方问题;协调内部沟通,协助各方配合,加强彼此合作;以及按调研情况提出意见,并就改善措施和良好做法提出建议,确保大学按《大学问责协议》的要求运作并妥善运用公帑。小组由教育局常任秘书长李美嫦和教资会主席雷添良组成,并由教育局和教资会秘书处组成的团队提供支援。

  根据过去3个月的工作来看,此次问题得到的有效应对解决,体现了三个令人欣慰的现象:

  一是各方能以大局为重,妥善化解分歧。港大风波的出现,有着各种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在小组成立之前,也有许多声音认为,“港大矛盾不可调和”,“各种分歧无法癒合”等等,似乎事件只能朝不利方向发展。但在特首的高度重视以及小组的积极推动之下,双方都能放下分歧。这说明了各方都能以港大根本利益、以香港整体利益为重,推动事件得到解决。特区政府积极作为,各方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同心同德,有这样的氛围,香港没有任何问题不能得到化解。相关处理问题的模式,也值得积极扩广。

  二是特区政府积极作为,展现管治能力。在特首的亲自推动之下,小组得以成立,为化解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过去不到3个月时间里,小组与包括校委会主席和成员、校长和高层人员等在内的各方面人士,进行了60多次会谈及审阅有关文件后制定该些建议,以求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港大高层人事安排清晰明确。另外,小组知悉港大正就多个高层职位,包括首席副校长、副校长、教务长和学院院长,进行物色人选的工作。小组敦促校委会和管理层通力合作,尽快填补空缺。由上可见,小组成员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不仅展开了密集的会晤工作,亦提出了具体可行方案,有效凝聚了双方共识,值得充分肯定。这既是小组成员的努力体现,也与整个特区政府管治能力密不可分。

  三是社会各界目标一致,推动港大发展。港大是全香港人的港大,港大的发展牵动着全社会的观注。当前香港正全力迈向由治及兴的关键阶段,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展现了欣欣向荣的面貌。而作为香港最高学府的香港大学,也承载着各界的高度期望。正因如此,当小组成立之后,各界都寄予厚望,期待港大事件能得到妥善解决,也期待港大能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成就,为香港发展贡献力量。正是有了这种高度一致的社会氛围,为化解风波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这是香港社会风气不断向好方面发展的又一有力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小组表示,以上调研结果和建议为小组的“首项成果”,未来将继续致力实现其工作目标。这说明,还有一系列工作要细化落实。但不论如何,大原则已经达成一致,香港大学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事实上,港大近年表现亮眼。今年6月公布的“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港大在全球排名跃升9位至第17位,创历史新高,并在本地排名继续名列首位。过去一年,大学在多项国际学术表现卓越,港大学者蜚声国际、获颁多项权威奖学金和院士职位,大学更举办多次大型国际会议促进学术交流。港大展开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合作,务求发挥更大影响力,拓展研究领域,吸引全球杰出研究人员。2023年,超过1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加入港大。

  中央高度重视香港的发展,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亦提出支持香港“三个中心、一个高地”的发展,当中建设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港大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相信,化解了风波、克服了阻碍,香港大学未来定能再创高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