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焦点评论/假立场 黑新闻 唱衰不了香港繁荣之真相\吴志斌

2024-09-30 05:01: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9月26日,香港区域法院宣布,《立场新闻》前总编辑钟沛权及时任署任总编辑林绍桐分别判囚21个月及11个月,后者因被诊断出患有罕见疾病获进一步减刑,当庭释放。法官坚持认为,《立场》并非“单纯的新闻工作者”、“打擦边球的人才会担心误堕法网”,认为该报曾为特定“民主派”人士助选,重申《立场》意图发布煽动言论。

  2021年12月29日,香港国安处以涉嫌违反《刑事罪行条例》“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为由,拘捕钟沛权和林绍桐,同日《立场》宣布停运。早在今年8月29日,法官已表示《立场》的政治理念是“本土主义”,“媒体路线为支持及促进香港本土自主,并成为‘抹黑和中伤中央及特区政府的工具’”。《立场新闻》落得如此下场,是其罪有应得,恶行纍纍的结果。

  《立场》从创办初期就“预设立场”,以新闻之名行煽动渲染之事,以真相之名发布仇恨政府和国家的暗黑言论。在2019年黑暴期间,《立场》不仅在其社论中公开“自豪”地宣传自己“针对警察”的立场,甚至串通其他记者在警方记者会上戴上白色安全帽、贴上抗议字句来进行示威。尤其在多次冲突事件中为暴徒洗白,甚至英雄化暴徒的非法行径。此外,更不要说其平台肆意刊登反华政客的仇中恐中言论,激化香港本土矛盾,以“集权城市”、“恐慌性移民”、“剥削人权”等字眼,散播虚假新闻。

  9月26日的量刑结果公布后,特区政府在其公开声明中表示法官判刑“彰显公义”,并指出“本案自作出判决后,部分人士就香港的新闻及言论自由表达忧虑,亦有外媒或其他别有用心人士及反华组织、反华政客作出不符事实及纯为政治目的之言论,恶意抹黑香港特区”。然而,部分海外政客和组织却掩饰不住自己的虚伪本性和霸权逻辑。例如,欧盟对外事务部发表声明称,是次案件定罪是香港“新闻自由空间日益缩小的另一个迹象”,并“可能进一步压抑多元化的思想交流和资讯的自由流动,而这两项是香港经济成功的基石。”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众议员麦考尔(Michael McCaul)更是公开谴责香港法院的裁决,称这份审判显示出了不人道的“政治动机和对社会的普遍控制”、“现在面临着令人心寒的现实,即行使公民自由——包括言论自由——都可能会被根据中国法律起诉”云云。

  为此,外交部驻港公署公开表达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新闻自由”从来都不是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挡箭牌”和“金钟罩”。“立场”一案属于香港自己的事务和中国内政。美西方部分政客在“新闻自由”问题上大做文章,借由“立场新闻案”来谴责中国政府的“非人道”、“非民主”的立场,无异于“贼喊捉贼”、“掩耳盗铃”。

  香港经济发展受国际肯定

  预设立场,唱衰香港,其反华之险恶用心,路人皆可见。然而真相无法被暗黑的虚词所掩盖,人心无法被丑恶的渲染所动摇。9月24日,由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香港的总排名为全球第三位,较今年三月上升一位,并在亚太区居首;整体评分上升八分,是前五位金融中心提升最多。”尤其是在金融科技水平方面,香港排名更是显著上升至世界第九,跻身十大金融科技中心之列。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香港“在二○二三年年底管理的资产规模较之前一年增长约2%至超过31万亿港元,淨资金流入接近3900亿港元,按年大增超过3.4倍。”

  时隔两年,香港反超新加坡,重回亚洲第一金融中心的地位,全球再现“纽伦港”三足格局。蓬勃流动的资金链和繁荣深厚的金融市场都显示出香港在由治及兴、固治促兴的结构性转折时代中,稳步前行、活力无限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一国两制”的大框架下,深耕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积极拓展国际外循环,实现由“超级联系人”向“超级增值人”角色递进,并以此为新时代自我革新的新方向。可以说,当下的香港正带着无限的可能和生机展开了香江故事的新一页。

  虚假的新闻,偏颇的立场,乃至仇恨的情绪,《立场新闻》借“真相”和“民主”来抹黑香港,将自身变成海内外反中乱港分子的文宣平台。法律审判量刑,既是对因虚假新闻而遭受蒙骗的香港市民的一个公正回应,更是对当下生机无限、发展无穷的香港现状的一个真实肯定。

  安徽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资深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