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全资拥有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上周在河套香港园区开幕。负责运营的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泽星昨日表示,港大已开始组建专业团队,将加速投入运营,培养专业人才,并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生命科技是香港重点拓展的创科领域之一,河套创新科技合作区香港园区则是创科发展的重镇,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特区政府引进的不少重点企业包括世界十大药企之一的阿斯利康,指定要落户河套区,其实是冲着河套区更接近大湾区内地城市而来。
特区政府设立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同样是瞄准大湾区市场。任何新药的测试,都需要大量的临床数据。香港只有700多万人口,临床数据有限。大湾区就不同了,面积比香港大数十倍,人口是香港的10倍,在此进行新药测试,可以事半功倍。
香港拥有先进的医疗体系,置身于大湾区的广阔天地中,可以大展拳脚。事实上,特区政府在河套香港园区设立有关临床试验所的同一日,对岸的河套深圳园区临床试验所亦成立,形成“一区两所”格局。两个国际临床试验所密切合作,使得新药将符合国际国内两套标准。这意味着,香港研发的新药将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而内地研发的新药也可以通过香港进入国际市场。
特区政府早前发布河套香港园区发展规划,就人才、资金、物资、生物资料“过河”提出一系列政策,为“一区两所”临床测试合作打通了关节。
在测试新药过程中,更可以培训更多的专业人才,并将香港的先进做法带入内地,加快内地医疗体系与国际接轨,这也是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
国际临床试验所是香港打造生命科技生态圈的关键一环,社会各界乐观其成。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将整合香港两所医学院的临床试验中心及公私营医院资源,共同推进临床试验发展,并加强与内地的合作,香港在国际临床试验领域的竞争力将因此得到大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