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大国竞争是本世纪的历史性大事,而竞争的过程和结果对全世界乃至对全人类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美国的战略学者纵然认定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同级竞争对手”(peer competitor),但却依然认为无论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上美国比中国最低限度在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仍具优势。对他们来说,硬实力主要指经济、科技、军事和基础设施实力,而软实力则包含比较广泛,一般指政治和道德价值、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流行文化和生活方式、外交政策和全球领导地位等方面。
令人费解但却又极为重要的是,美国的战略学者明显忽略了中国在政治上的强大竞争优势,那就是中国拥有坚强、睿智和务实的政治领导、高度团结的国家、上下一心的政治氛围、超强的组织能力和无与伦比的动员能力。这些政治优势让中国得以拥有庞大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去实现重大国家目标,比如推进经济建设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应对巨大自然灾害、建造庞大的基础设施和建构强大的军事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从中美竞争的角度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中国克敌制胜的法宝或“杀手锏”。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军事奇迹,彻底摆脱了中国过去积贫积弱的局面,让中国成为一个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超级大国。今天,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享有坚固和崇高的威信。美西方众多的民意调查一致发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广受人民信任和拥戴的政府。绝大部分中国人民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擘画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满怀信心和憧憬,并决心一起为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拥有强大和团结、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在守正创新和稳中求变的原则下,不断因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制定和改革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并锲而不舍地予以落实。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一个选拔党和国家领导干部的选贤任能(meritocratic)体制,确保德才兼备和拥有优越治理绩效的干部能够被选派或者委派到适当的领导岗位上。意义尤其重大的,是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了长期执政的窍门,让其能够不断强化其群众基础和提升其政治和治理能力。
中国拥有强大团结的领导班子
早在1945年,毛泽东主席明确宣示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了一条能够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支配的新路,保证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几十年后,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那就是中国共产党要不断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沿着这两条道路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不断勇于对自己和国家的制度和政策进行深化改革,从而成为了一股带领国家走向富强和民族实现复兴的澎湃和稳定的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空前团结,形成了一股磅礴和坚不可摧的政治力量。很久以前,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慨叹中国人民是“一盘散沙”,既缺乏组织能力,又缺乏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一盘散沙”的中国屡屡受到西方列强和日本的欺负、凌辱、压迫和侵略,不但长期积贫积弱,连带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亦遭受侵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变成了一个高度和强韧组织起来的国家,其组织的强度、广度和韧度在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通过“从上而下”地成立大量的行政单位、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体,今天的中国成功建构了一个紧密和纵横交错的全国性组织网络,所有中国人民都纳入这个网络之内。中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央的政令能够直透基层。接近一亿人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遍布全国各地和各组织,在中共中央的统一和集中领导下构成了一张广阔的政治网络,把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不同部分紧密地连接起来。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科技、北斗系统、5G通信技术、高铁、桥梁和高速公路等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的组织性和韧性持续提升。在这个高度组织起来的国家中,中央可以得知全国各地的情况和人民的心声、困难和诉求。中央的大政方针能够更统一和有效地在全国推行,而政策落实的结果也得以很快便反馈到中央,方便中央适时对政策作出调校或者放弃不合适的政策。
更为重要的,是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国家也必然是一个具备强大动员能力的国家。中国的强大动员能力在应对自然灾害比如地震和水灾时尤其表现出色。中国在抗击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出色表现大幅减少了疫情对人民生命的危害,让全世界那些不戴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外国人赞叹和羨慕不已。在无与伦比的动员能力下,中国能够发动和集中资源和人力快速提升中国的国防力量和科技水平。
如果中美之间因为美国的挑衅和进逼而不幸发生战争,中国的强大组织和动员能力、国家空前团结和人民的同仇敌忾必将是中国克敌制胜的不二法门。
随着中国的急速崛起,尤其因为美国在内政和外交上所呈现的诸般缺失和失败,美国与中国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上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今天,美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已经无法遏制中国。美国所炫耀的民主制度和人权自由等理想与其国内现实越来越脱节,而美国对其他国家的人权和民主的批评又显得极其伪善和双标。美国在中东的政策特别在不顾国际社会反对下纵容和支持以色列在中东大开杀戒上,已经让美国的国际声誉和道德威信消耗殆尽。在非西方国家中,中国所宣示的政治价值观、经济体制、发展模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越来越受到推崇。中国在全球展示的领导能力和威信尤其在全球南方也在与日俱增。
美国精英严重错判两国国力
相对于中国在政治上的绝对优势,美国在政治上显然处于劣势,而这个劣势绝非在可预见的将来扭转过来。美国一直引以为傲的“民主”政治,已经演化为一种少数领导多数、金权政治、党派对抗、政治精英分裂、政治领导乏力、政局混乱、管治失效、严重内部政治分化内耗、重大政策难以制定和推行、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诉求被漠视、人民对政治领导人和政治体制失去信心、人心涣散、各方面对美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存在难以弥缝的严重分歧等令人惋惜的局面。这种残破不堪的政治局面正在不断削弱美国的国力,更无休止地侵蚀着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中美竞争的过程中,美国将难以大规模团结、动员和诱使美国人民来对抗中国,更遑论与中国开战。在特朗普再次成为美国总统后,其实施的极端分化政策只会把美国政治推进更痛苦的深渊。
令人诧异的是,美国的战略学者鲜有从政治领导和国家团结的角度探讨中美国力的对比。不过这也不难理解。长期以来,美国的政治精英相信美国的政治体制无比优越,并且坚信中国的政治体制无比落后、极为脆弱和最终必然无以为继。诚然,美国学者中亦有承认中国的政治体制在不少国家是有吸引力的,但只是凤毛麟角,而且经常受到其他“主流”学者的抨击。
在这种令人思想闭塞的偏颇信念和氛围下,美国的政治精英不可能对自己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状况反躬自省,承认中国政治体制的优越性和确认中国因此而获得的竞争优势。其结果也必然是美国对中国的真正实力产生错误认知和严重高估自己的实力,因此一股脑主张对中国采取错误的斗争和遏制策略,而美国最后也必然要以惨败告终。
旅居美国超过60年的著名和富有睿见的历史学家许倬云教授对今天的美国有一些很尖锐和生动的描述。他觉得美国社会的活力正在丧失,“整体而言,美国是懒了、老了、疲倦了、安于现状了”“美国松弛了,美国变质了,美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当前美国有民主平等制度,也允许自由的言论,但社会老化过程无法改变,这是当前美国面临的很大的困难。美国群体都要顾全自己的利益。国家利益要切分成一块一块,每个人都要一样大的话,就谁都管不了谁,谁也不能过舒畅的日子”“美国联邦政府功效衰退,各州难免各自为政,州与州之间更趋向竞争而非互助”“世界上这样一个新创国家,拥有一个高尚的理想,居然仅三百年就败坏了”。
当前的中国的政治形态就好像是一个年轻和充满活力的小伙子,而美国的政治形态则像是一名羸弱的人。任何比较中美国力的分析研究都必须把两国的政治形态的差异计算在内,不然便会出现严重误判。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