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加快交通绿色转型

2024-12-11 05:01: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特区政府昨日向立法会提交《公共巴士和的士绿色转型路线图》,建议在2029年前,资助专营巴士营办商购买600架单层或双层电动巴士,资助的士界购买3000架电动的士,同时增加配套的充电桩。这标志着香港在交通绿色转型方面将迈出重要一步。

  全球气候暖化加剧,香港极端天气愈见频繁,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显得越来越迫切。交通工具是香港碳排放的大户之一,占整体排放量的20%,其中巴士和的士合占4%。特区政府昨日公布巴士和的士绿色转型路线图,既是落实施政报告的愿景,也是香港致力于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终极目标的重要一部分,值得肯定。

  有意见认为路线图稍嫌保守。现时全港专营巴士约6000架,5年后资助电动巴士增至600架,占全部巴士十分之一。现时全港的士约18000架,5年后资助电动的士占全部的士约六分之一。相比之下,现时香港每登记10架私家车,当中6至7架是电动车。电动私家车已占到整体私家车的11%,5年后这一比例还会大幅上升。换言之,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巴士和的士电动化速度,落后于电动私家车的普及进度。

  再看深圳,早在2021年底,在900多条线路上奔驰的约16000架公共巴士,全部是电动车,深圳因此成为全世界最早完成绿色转型的大城市。

  就价格而言,现时电动车比传统巴士、的士昂贵。为鼓励专营商转用电动车,政府采取鼓励的做法,今个月内会发信邀请合资格的士车主及专营巴士营运商参与计划,每架电动巴士获40万至80万元资助;的士则每架资助4.5万元。鼓励诚属必要,但是在连年财赤之下,更应该慎重,该使则使,当省则省。

  成本只是专营商是否转用电动车的其中一个考虑因素,充电桩等配套是否齐全,同样很重要。特区政府在加快提供充电桩的同时,亦可采取其他方法,包括提升对电动车友好的道路环境和税收优惠,增加运营商转用电动车的诱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