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对澳门进行考察,其间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习主席对澳门回归以来的重大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坚定了港澳社会对“一国两制”的决心和信心。除了对澳门发展提出殷切希望外,习主席对“一国两制”重大原则的精辟论述更为港澳未来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可靠保障。
“一国两制”是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好制度,是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好制度,是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好制度。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开宗明义,点明了“一国两制”的重要性与优越性,强调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制度,必须绝不动摇“长期坚持”。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内涵深刻,具有深厚的理论力量。他总结了香港、澳门回归以来的实践经验,提炼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继续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四要原则”,有效丰富了“一国两制”理论体系: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维护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独特优势、强化内联外通;弘扬核心价值、促进包容和谐。每一条都对香港当下的“一国两制”实践有着强大指引力量。和澳门一样,香港也要进一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并在新时期国家对外开放中发挥联通内外的桥梁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以改革创新实现经济转型
尤为值得强调的,是对“一国两制”适用范围的拓展。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国两制”蕴含的和平、包容、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护。这将“一国两制”理论提升到更高维度,凸显“一国两制”具有显著制度优势和生命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一起成为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智慧结晶。这也是首次将“一国两制”蕴含的价值理念进行详细阐述,充分体现了中国政治智慧的张力,更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主席还对澳门提出了“三点期许”和“四点希望”,这对香港同样适用。
登高望远、海纳百川、锐意进取──“三点期许”的核心是希望特别行政区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增强战略眼光,提高自身站位,从国家发展全局的角度谋划自身建设。这些期许充分考虑特区禀赋,紧贴时代要求,为特区未来清晰指明了方向与路径。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以及内地与世界的沟通桥梁,香港当然要积极投身国家战略,为对外开放事业作出贡献;在爱国爱港旗帜下团结最大多数力量共建美好香港,也是对香港实现由治及兴大局的必然要求;改革和创新更是香港增强治理能力,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的不二路径。
着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着力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效能;着力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着力维护社会祥和稳定──习主席提出的“四点希望”,是对开创“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出的最新指引,和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时,习主席对香港提出的“四点希望”一起形成有机整体,为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掌舵领航。香港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深入领会蕴含其中的丰富精神,并迅速将其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
加快科技创新领域发展
具体而言,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不只是澳门近年来的发展方向,香港也需要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开拓经济发展新方向,尤其要在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快步伐;在“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贯彻落实的情况下,本届香港特区政府有效提升了治理效能,“以结果为导向”的施政理念获得市民认可,但仍需继续努力,推动特区治理向更高水平迈进;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过程中一直扮演着积极角色,作为内地联通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香港更要发挥“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重要作用,为国家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助力;在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共同护佑下,香港已顺利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但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更加需要香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着力防范各种风险。
当前,香港已进入发展关键时期,习主席的讲话全面,及时、精准地点明了未来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之道。香港各界需要认真领会其中的深意并付诸行动,进一步提升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当前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需要聚焦拚经济、谋发展、惠民生,上下齐心、汇聚力量,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努力书写新的香港篇章。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一国两制”实践也进入了新阶段。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使命在肩,香港一定不能辜负习近平主席和中央的信任及期待,务必拿出时不我待的干事精神,奋力争先、拚搏进取,向时代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