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新闻背后/被玩弄的乱港分子 被“揿住抢”的移英港人\卓 铭

2025-01-24 05:01: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英国外相拉米及政务次官韦斯特上周会见钟剑华、钟翰林、刘珈汶、张晞晴等被香港警方通缉的反中乱港分子,嘴上说继续“支持香港”、“保障在英港人利益”云云,但话音刚落,英国随即手起刀落,宣布归化入籍申请费用将会加价,甚至有港人慨叹被英国“揿住嚟抢”。英国过去长期以来不断“打香港牌”,口头上说到自己如何关心香港、支持港人,实际上却把移英港人视作“韭菜”收割。英国的BNO和移民政策至今变了一次又一次,但唯有其虚伪本质却是始终不变。

  其实从上周那场英国外交部与在英乱港分子的会面,已能看出英国政府根本不当钟剑华、钟翰林等人是一回事,只是单纯将之当作一场“打卡”用的政治骚,甚至可以说是敷衍了事。例如整场会面只有短短一小时,虽然政务次官韦斯特坐足全程,但外相拉米则只逗留了十来分钟,足见这位英国外相对会面的“重视”程度。

  虽然事后韦斯特在社交平台上自吹自擂,称英国当局把香港社群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又表示不能接受“外国政府的跨国镇压”云云。但有份出席的乱港分子明显不太收货,钟剑华表示英方的回应都是“行货无新意”,钟翰林则直言这次会面只是为了拍照,刘珈汶亦坦言对会面没有太大期望。

  俗话说“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不是英国政府第一次声援乱港分子,也不是第一次说会支持港人,但问题是,过去英国政府对在英港人做过什么?又作出过什么实际支援?

  不断增加申请收费敛财

  远的先不提,就在这场会面结束后的翌日,英国内政部随即提请国会,建议增加4项出入境事务收费,包括将申请归化入籍的费用,由1500英镑调高至1605英镑。英国内政部也没有提什么冠冕堂皇的借口,直接开门见山说调整收费是为了减少移民,以及节省出入境系统开支,并预计加价后可为当局带来2.7亿英镑收入。

  众所周知,BNO持有人要入籍英国需循“5+1”方案,即居住满5年、再坐一年“移民监”后,才能申请永久居留权。然而在这期间,一切使费开支都由移英港人自行负责,除了日常生活费,还包含昂贵的医疗费用、子女教育费用等等。许多人的心态是待够6年便可以苦尽甘来,但现实却是,英国政府未见与移英港人有福同享,却先要求有难同当,为了搭救政府严重的财政压力和国内水深火热的经济问题,唯有先请移英港人继续“捱一捱苦”了。

  事实上,英国在2021年修改BNO政策后,当时的移民医疗附加费也不过是每年每名成人624英镑,但至去年2月,相关费用已经飙升至1035英镑,加幅达65%。更不要提之前英方巧立名目想出来的“特急签证”等政策,完全是“掠水”式的敛财行径。也难怪有移英港人慨叹只能被“揿住嚟抢”,“她要加多加少,我们都是没有投票权、没有否决权,我们只能眼白白地看着她加价”。

  如果再稍微回想,当初英国修订BNO政策的借口之一是为黑暴分子提供“避风港”,但如今除了罗冠聪这种“政治棋子”似乎仍能得到英国政客青睐之外,其他“手足”又是否真受到英国的亲切欢迎?钟翰林就自爆,原来他逃抵英国后申请政治庇护,但至今等待一年后还未有消息,甚至因为香港特区政府早前宣布会取消其特区护照,现只能寄望英国加快审批。连钟翰林这种过去还有些知名度的乱港分子,到了英国也免不了遭受寄人篱下之苦,遭到英国反华政客无情地“用完即弃”,那其他默默无名“手足”的境况如何,恐怕也不言而喻了。

  去年英国政府推出提高技术工人签证的最低工资门槛,又宣布医护行业移民不能再带家人、调高移民保健附加费等,潜台词明显就是想赶绝那些收入不高、没有专业技能,以为凭“政治犯”三字就能无条件得到庇护的乱港分子。毕竟英国当初之所以修改BNO政策,最大目的也是为了抢夺香港的专业人才,之前英国前首相苏纳克曾直白地说,“假如你不能为英国作出贡献,就不要来了”,这大概是英国对包括反中乱港分子在内的移民最坦诚的态度。

  中英合作是双赢之路

  其实自现届工党政府上台后,英国对华政策明显有转趋务实的态势。但为了巩固在英乱港分子的支持,又或是为了安抚朝野的对华鹰派,工党政府终究仍是选择在香港问题上延续保守党政府的旧路。然而,英国现时面临的国内外问题,包括经济问题、俄乌冲突,都免不了要与中国寻求合作,工党政府亦应非常了解这个事实。而要与中国合作,英方就不能“又当又立”,一边说要修补关系,却又一边踩红线。中英合作是一条双赢之路,英国政府再盲目走反华路线,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最终吃亏的会是谁。

  就如外交部驻港公署所言,英方应认清历史大势,正视香港已经回归祖国27年的事实,倾听香港人民固安全、拚经济、谋发展的真实心声,尊重香港法治,尊重中国主权,立即停止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的政治操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