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新任美国驻港澳总领事伊珠丽(Julie Eadeh)接替离任的梅儒瑞(Gregory May)。9月23日,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崔建春接受伊珠丽到任拜会,在敦促美方取消制裁香港之际,“要求伊珠丽以符合外交官身份的方式在港履职,不得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耐人寻味的是,在8月底美国驻港澳领事馆发布的宣传短片中,伊珠丽以一口广东话向港人问好,极力塑造亲民友善形象,并在欢迎会上公开强调,自己将会带领领事馆透过“积极、合作且具前瞻性的议题”,“推动美港交流合作”。而就在她一番惺惺作态之后,她转身就在中环美国会举办招待会,邀请“新知旧雨”相聚,讨论所谓“香港民主现况”,其中便有“祸港四人帮”之一的陈方安生和民主党前主席刘慧卿。
伊珠丽“双面人”、“笑面虎”的虚伪态度——看似亲民和善,背地里还是运作着“以港乱中”的逻辑——遭到了广大爱国爱港市民的激烈抗议。近日,约20多名正义市民在总领馆外展开抗议,拉起写有“强烈谴责伊珠丽勾结反中乱港分子陈方安生”的横幅,高举“勾结反中乱港分子可耻”“不得祸乱香港”等标语,强烈谴责伊珠丽勾结乱港分子的可耻行为。伊珠丽以“招待会”为名,拉拢乱港分子,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她是次明目张胆行为令人愤怒,但回顾其人其事,又在“情理之中”。
做骚难掩“乱港逻辑”
首先,伊珠丽、陈方安生等人都有破坏香港社会、公然挑战国安底线的“前科”。伊珠丽曾是参与香港“颜色革命”的背后“推手”和积极“主理人”之一。2019年黑暴期间,她与黄之锋、罗冠聪等“港独”分子在金钟酒店会面,央视更点名指她是“颠覆专家”。如今她改头换面,摇身一变成为了美国驻港澳总领事,这到底是不是借着外交头衔和官职来行乱港之事,包藏祸心,相信公众自有定论。
而她的“座上客”陈方安生更是充当了数十年的外国势力之“走狗”。黑暴期间,她唯恐天下不乱,急不可待地与美国国际事务民主协会(NDI)总裁米德伟及亚洲区主管南安德会面。甚至在出行美国期间,与美国政客“探讨”香港人权与自由,“告洋状”,协助美国大打“香港牌”。到了香港国安法尘埃落定前夕,陈方安生却迅速以年龄已大、精力不足,陪伴家人为重等“说辞”,“高调”退出政坛。
以前是自甘为“香港民主”扛大旗,国安法一出就要“归隐”,由此可见当年的“自由”、“民主”信念,也不过政治利益的投机取巧和权衡利弊。如今陈方安生“爽快”应伊珠丽之邀约,“风光”出席,只能说明“隐退政坛”实际上是在国安法面前的一种自保策略,难以掩盖骨子里的“卖港求荣”逻辑。
“三个女人一台戏”,虽然“角色”不同,但却在乱港逻辑方面如出一辙,沆瀣一气。可惜这齣破坏香港稳定和法治的“乱港之戏”、“反中之戏”既不得人心,也是对香港“一国两制”和中国内政及国家安全的极大挑衅。伊珠丽的“叙旧会”表面上看是一场“推杯换盏”的茶话会,但实际上这是一次试探香港国安底线及社会宽容度的“试水之行”,是暗渡陈仓地密谋美方重新布局香港的“障眼法”。
警醒每一个香港市民
伊珠丽以总领事的身份设宴,大肆招揽曾经活跃的乱港分子,令人质疑有美国政府的授权和允许。换而言之,“招待会”背后的运作机制与当下中美对峙格局、全球地缘政治冲突的升级密不可分。作为中国的“南大门”,香港始终是西方反华势力“虎视眈眈”的重要切入口。与此同时,正处于由治及兴关键时期的香港,乱不得,也不能乱。伊珠丽新官上任,就点燃了威胁香港社会安全稳定的“一把火”,这更是在警醒每一个香港市民,“维护国家安全从来都不是‘过去式’,而是要时时刻刻牢记于心、身体力行的‘现在进行式’。”世界冲突越是升级,香港就越要牢牢地守护好国安的底线,以全心全意谋发展为社会共识,以维护社会繁荣稳定为同心方向,才能在乱世之中寻找到自身发展的稳定核心。
无论内外的反中乱港势力如何“全力以赴”地为颠覆香港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和作出迷惑人心的行径,终究都会自食恶果、不会得逞。因为如今的香港,在国安法和基本法23条立法后的加持下,已经逐渐形成了内外呼应、坚不可摧的维护国安的法律共识和人心认同。跳梁小丑掀不起乱港的风雨,港安国荣的认同必然会成为守护香港的强劲“金钟罩”。
安徽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省侨联副主席、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