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不仅要深入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两篇重要文献,不仅要深入领会“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以及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工作部署,还很有必要将之与十九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来的中央历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学习,特别是将之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性结合起来学习,则更加全面、深入、准确、系统,贯彻起来的时候则更有针对性,从而产生最佳的政治经济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这句话准确概括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规定性,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她的使命,不仅为中国人民,也为世界人民,为全人类。归根结底,这种使命是由其源头马克思主义理论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本质,也就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从本质看,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还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来看“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不仅更容易理解其中有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部署要求,也更能找准香港在贯彻落实“十五五”规划过程中的功能定位和发力空间。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香港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其中所指出的“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是香港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香港居民很珍视,中央同样很珍视”,可谓精准道出了香港的独特地位和显著优势。因此,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时就要充分利用这种独特地位和发挥这一显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中央处理香港事务,从来都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加以考量,从来都以国家和香港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这样一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香港必将作出重大贡献”。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重要论述,我们可以概括出“香港所长”即在国际化,而“国家所需”也在香港的国际化,国家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其国际化地位优势,除保持其长期繁荣稳定外,香港亦能更好服务国家所需,这是一个效用最大化的可持续的循环互动。
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
二十届四中全会所通过的《建议》,在港澳专章中就继续突出强调“发挥港澳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从而更有利于香港“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建议》港澳专章规划部署的思维逻辑,仍然是严格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上述重要论述的思维逻辑,仍然遵循的是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国际化优势逻辑。
然而,在香港学习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十五五”规划,绝不应仅限于港澳专章,而是要着眼全篇、联动领会、精准定位、靶向施策。《建议》通读下来,除第十五部分港澳专章和第九部分明确提出“巩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等直接关系香港之外,《建议》中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专章则是没有香港之名而处处与香港关联的部分,可以说也是通篇除港澳专章与香港关联最紧密深入的部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既离不开良好的国际环境,还要担当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维度,而这一角色定位无疑是香港的最大优势,并且香港又会在参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持续巩固提升其国际化地位优势,从而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这是另一重的实现效用最大化和多赢局面的循环互动。
综合香港的独特地位优势及近年来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背景下的对内对外实践,香港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动力源,完全有可能在“十五五”时期切实做好《建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专章中的诸项工作。
应该看到,国际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整合调动外部资源的必由之路,也会受到国际化内在结构及变动趋势的规制,甚至会遭到某些别有用心大国的侵蚀侵害。因此作为国际化特色最为鲜明的香港,必须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随国家一道,“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进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至于周边命运共同体,笔者曾在今年4月份于《大公报》发表《香港要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积极作用》;而在“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方面,笔者也刚在10月20日发表《香港要在践行四大全球倡议中走在前列》;上述两篇文章的标题都凸显了香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某些领域中的重要角色。而更为我们所熟知的,则是在大国博弈日趋复杂严峻的今天,香港日益成为中外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斗争的焦点和“磨心”,从这点说香港必须与国家一起“坚决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行径,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
《建议》还要求“支持全球南方联合自强,加大援外力度,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
香港在助力国家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方面则更能充分体现其国际化地位优势。近年来,香港在融入和服务国家大局、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地位优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面向世界的多元化国际公共产品。举其要者,盖有三项:一是最具中国和香港特色并凸显国家和香港地位优势的国际调解院。国际调解院是落实《联合国宪章》以调解等方式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机制。在国家的坚实支持、各成员国协商同意下,其总部设于香港,是首个在香港设立总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调解院目前共有37个签署国,已于10月20日在香港正式开业。
二是参与共建的“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特区政府就积极主动参与,自2017年12月14日与国家发改委签署《关于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范围力度快速增加。香港自2016年起开始举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是香港参与及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更已成为推动香港、内地及海外企业在“一带一路”项目合作上的最大和最重要商贸投资平台。以本届政府为例,过去3年行政长官已访问1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见证香港与相关经济体达成逾160份合作备忘录、合作协议和成果。香港已与1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约20个共建“一带一路”经济体签署投资协定、37个共建“一带一路”税务管辖区签署全面性避免双重课税协定。2024年,香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商品贸易额逾2760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约八成,为同期香港对外商品贸易额增幅的3倍。
与国家和世界同频共振
另外,自2016-2017学年起,特区政府还设立“一带一路奖学金”,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杰出学生来香港升读公帑资助全日制大学课程,并从2019-2020学年开始奖学金覆盖“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一带一路奖学金”推出以来,一直广受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杰出学生及参与计划的本地大学的欢迎。在2020-2021至2024-2025的五个学年,共收到来自66个“一带一路”国家(包括6个奖学金指定国家)逾千个提名,当中包括中亚、南亚和东南亚、中东、欧洲、非洲、北美洲及南美洲。特区政府自2024-2025学年起将奖学金名额由每年100个增加至150个。过去五年平均每年名额的使用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七,而最近三个学年名额更全数用尽,累计已有超过680名来自49个“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获奖,涉及奖学金总额约为2.1亿港元。
三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目前人民币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这些指标都充分证明中国的人民币已经成为全世界十分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香港地位作用功不可没、不可替代。当前,香港凭借庞大的资金池、高效的金融基建以及多个跨境资金流通渠道,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提供全面的人民币计价金融服务,包括清算、结算、融资、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等。香港拥有高效和稳健的金融基建,其中的人民币实时支付结算系统,为不同地方市场参与者处理与中国内地和在离岸市场之间的人民币交易提供便利。目前香港拥有中国内地以外最大的人民币资金池,规模约1万亿元人民币,支持蓬勃的离岸人民币业务。香港也是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根据SWIFT的统计数字,通过香港处理的离岸人民币支付一直占全球70%以上。同时,香港也是全球领先的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还是重要的人民币融资中心,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债券发行人包括国家财政部、内地省市政府,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另外,香港还拥有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进出内地资本市场的独有渠道,为广大海外客户提供投资便利。
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方面,香港更具有内生优势和主体性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国两制”具有显著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国两制’蕴含的和平、包容、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护”。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高度契合,因此,只要香港始终坚守并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显著优势,就能与国家和世界同频共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