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顶尖人才“避风港”

2025-11-18 05:01: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特首政策组联手中国社科院今日在政府总部举办国际论坛,聚焦“多极世界格局下的经济变革”,包括两位来自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等众多嘉宾出席,这是香港软实力的彰显。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化、学术交流频遭政治干预的背景下,“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所拥有的学术自由环境以及“内联外通”独特优势,使得香港成为吸引高端人才的磁场。

  这两位重量级学者分别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Joseph E. Stiglitz和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Michael Spence,以批评美国保护主义导致市场失灵闻名,他们愿意参与论坛,是对香港学术开放和包容的高度认可。其中Spence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与美国不相上下,而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双方并驾齐驱。香港聚焦跨境合作,与内地联手攻克“卡脖子”技术,不仅能巩固自身国际科研高地的地位,更可能为全球科技合作提供一条超越地缘政治博弈的新路径。

  事实上,香港近年正快速崛起成为国际高端人才的聚集高地和国际创科中心,国际顶尖学者正排队来港,除了出席论坛,更加盟本港高校。这包括: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Ference Krausz就任港大理学院物理学系讲座教授: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Fraser Stoddart担任港大化学系讲座教授;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出任岭南大学高等研究院荣誉院长。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的世界人才排名中,香港排名快速跃进,由前年的第16位上升至去年的第9位;今年更升至第4位,这是香港历来最佳排名,也是亚洲之冠。

  香港的成功绝非偶然,当美国收紧签证政策、针对特定高校实施学术限制时,香港凭借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国际化的科研平台、亮丽的科研发展环境、政府主导的全球招才政策,成为全球顶尖学者“避风港”。香港需要继续积极作为进一步提升引才、留才、育才的能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