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港事港心/高水平立法会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邓健荣

2025-11-18 05:02: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不仅勾画出我国2026年至2030年的经济发展蓝图,也为香港未来的定位与机遇指明方向。在新一个五年阶段,香港既要深化与内地在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更需持续巩固提升“三个中心、一个高地”的战略定位,同时全力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事实上,香港正沿上述的方向不断前行。仅在今年11月,便有多项举世瞩目的成果相继展现。

  在强化本港航运枢纽功能方面,2025年世界航商大会昨日于香港盛大举行,吸引了来自航运、港口、物流、贸易、装备制造、金融、海事服务及监管等多个领域的数千名业界精英。会上首次发布《全球航运公司淨零路径实践指南》,升级《航商ESG评价标准》,并推出两项船用燃料相关团体标准,为航运企业低碳转型提供具体参照与可行方案,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在全球航运网络中的关键地位。

  在深化与内地多领域合作方面,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经已揭幕,首次实现“一程多站”的跨境赛事新模式。这场体育盛会不仅为本港经济与旅游业注入新动能,更成为区域治理能力的集中展示。赛事期间,跨境交通、资料互通与应急联动等环节的高效协作,再次印证了“一国两制”下跨制度合作的广阔潜力。

  在金融层面,香港在11月举办了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10个月香港IPO募资金额超260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宣布计划在港设立办事处,进一步凸显本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枢纽角色。此外,香港也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发展,金管局发布了聚焦构建新一代支付基建、支持AI应用等的“金融科技2030”愿景。

  放眼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变化瞬息万变。虽然中美贸易摩擦暂告平息,但国际政经关系波澜不断。作为外向型经济体,香港的发展与外部环境变迁息息相关。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既带来挑战,也孕育新机。

  实现香港更大突破

  面对机遇与挑战,高效治理是稳步前行的关键。下月7日举行的立法会换届选举,由161位候选人竞逐90个议席,竞争激烈。此次选举不仅是香港完善选举制度后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更将直接影响特区政府未来四年的施政效能,既关乎政策制定效率,也承载着市民对良政善治的共同期待。

  值此关键时刻,呼吁全体选民用好手中宝贵的选票,踊跃投票,选出有专业、有能力、又心系民生、坚定维护国家安全的立法会议员。唯有如此,香港方能将“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高效治理的具体成果,并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中实现更大突破与长足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