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公评世界 > 正文

公评世界\战火猛於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周德武

2019-04-18 03:18: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昨天,全世界的报章聚焦於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对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巴黎圣母院遭此劫难扼腕叹息。有人把它与当年法国火烧圆明园联繫起来,提醒法国人将心比心,中国的历史伤疤又一次被揭开。比起这次烧掉教堂的一个塔尖,北京的皇家园林烧了整整三天三夜,断壁残石如今沉睡在北京的西北郊,让全体中国人至今难以释怀。

  笔者有限的几次欧洲遊历,印象最深的莫过於城堡和教堂了。欧洲曾经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额财富,加之对殖民地的大肆掠夺,更是把欧洲的繁华衬托得富丽堂皇。今天的欧洲活在历史中,法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更是自豪有加,对巴黎老城的保护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难怪巴黎有句谚语:“八百年的鬼都能找到自己的家”,可见,拆迁一词在巴黎的词典裏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笔者曾在艾菲尔铁塔极目远眺,只见整个巴黎老城零星点缀着几座塔吊,时间在这裏几乎停摆。

  相较於欧洲历史与文化的厚重,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早已把他们踩在脚下。也许中国的文物太多,保护意识自然也就淡薄不少。与前些年的大拆大建相比,我们的保护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向欧洲看齐。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最幸运的莫过於远离了战争,这是对历史文物的最好呵护。

  看看前不久巴西博物馆的一场大火,灼伤了多少拉美人的心。这几年巴西政局动荡,乱象丛生。2016年奥运会在里约举行,但居然没有一位名正言顺的总统出席开幕式。阿拉伯文明更是没有那麼幸运。且不论美国以莫须有的罪名对伊拉克开战,但就2011年美国导演的“阿拉伯之春”,早已变成了不寒而慄的“阿拉伯之冬”。巴黎圣母院的这场意外大火无疑值得同情,但伊拉克摩苏尔,叙利亚的阿勒颇等历史名城被战争打得遍体鳞伤,一些珍贵历史文物毁於一旦,这些故事又向何人诉说?

  其实,战争对历史名城的破坏要远比烧掉巴黎圣母院更值得人类反思。常驻巴黎二十余年的一位老记者针对马克龙“在第一时间重建巴黎圣母院”的表态,作出如下回应:“对於法国人来说,需要重建的岂止是巴黎圣母院?”

  是啊,法国人需要重建的东西太多,不仅包括圣母院,而且包括法国人对国家前途的信心,更高层次的重建还应当包括对战争与和平的理念。2011年,法国总统萨尔科齐追随美国,在利比亚打响了“奥德萨黎明”的第一枪。打烂一个国家如此轻率,卡扎菲之后的利比亚至今还被战争和军阀割据所折磨。有人提出疑问,为什麼2011年的中东茉莉花革命,2015年难民问题才在欧洲集中发酵?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难民首先逃到了约旦、土耳其等附近地区,后来北上欧洲,则是中东难民人满为患、被迫外溢的结果。因果报应终於让欧洲尝到了苦果。2016年4月10日,时任总统奥巴马在接受福克斯电视访谈中说,自己两届总统任期内的最大错误是在军事介入利比亚的善后工作方面“毫无规劃”,称英国忙於金融危机,萨尔科齐忙於向世界吹嘘,把美国的责任摘得乾乾淨淨。

  移民与难民问题相互交织,无疑是战争的最大后遗症之一。当下法国伊斯兰人口佔比早已超出10%的所谓“临界点”,法国的伊斯兰化已经引起了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高度关注。这群高忠诚度的群体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法国的未来,的确是个令马克龙内心焦灼的社会大问题,远比一场明火更加撩人。

  这场意外引发的巴黎圣母院大火所造成的损失已无可挽回,但是人为发动的战争所引发的对文物和文明的破坏,完全掌握在包括马克龙在内的未来政治学家们手中。远离战争、远离破坏,当是若干年后巴黎圣母院鐘声再次敲响时的第一句祷告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