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点击香江 > 正文

韩正建设大湾区的深刻阐述是“两个建设好”重要体现

2018-08-17 03:16: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由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迈入实质阶段,中央再予港人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前日于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标志着大湾区建设的全面深入推进,同时也意味着香港特区在落实“一国两制”伟大事业迎来全新且重大的历史机遇。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韩正副总理就大湾区建设发展提出的“四个维度”、“五个定位”、“六大原则”,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从国家民族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大湾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方向与路径,既回答了“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回答了“发展目的”与“发展意义”的根本性思考。在韩正副总理深刻阐述下,大湾区重大的建设规划有了目标、方案和指引,一系列利港惠港助港的政策亦于昨日出台,极大地振奋了港人士气、鼓舞了参与大湾区规划的人心。

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政府提出的国家战略,是国家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是为整个大湾区人民谋福祉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平台、新实践。韩正副总理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我们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这一重要治港治澳思想和方略的重要体现,也是大湾区发展全面深入及科学有序推进的重要实践。

中联办主任王志民今年6月29日在《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重要文章指出,我们要认真领会、深入实践“两个建设好”的总体要求,将其转化为推动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强大力量。香港社会未来一段时间需全力把握机会,贯彻落实韩正副总理的讲话要求,全力推动大湾区的快速高效稳步发展。

“四个维度”深刻领会战略意图

为什么要建大湾区?大湾区发展的出发点是什么?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韩正副总理在会上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央决定建设大湾区的根本目的,是要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的福祉,保持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这正是对大湾区发展的根本性阐述。

但推进大湾区建设,不能只靠主观上的自由发展,还必须对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意图有深刻认识。韩正副总理对此明确指出,要重点把握好“四个维度”:第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国家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增强提供支撑;第二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准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第三是优化区域功能布局。要把珠三角引擎做强,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第四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要为港澳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港澳居民,特别是年轻人的发展拓展新空间、新机遇,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发展提供支撑”、“扩大开放,建高水准合作新平台”、“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带动周边加快发展”、“为港澳发展注入新动能,拓年轻人新空间”。这“四个维度”的关键词,分别阐明了大湾区发展在不同层次上的要求。既要对国家创新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也要对推动国际合作构建高水准的平台,亦要为整个珠三角区域功能布局的完善作出贡献,当然也是要推动香港的发展提升。由国家、区域层面再到香港层面,不理解这些维度的意义,也就无法理解大湾区未来发展的应有方向和步伐。正如王志民主任所指出的,支持香港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找准国家所需和香港所长的结合点,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互利合作,建设共同家园。

五个定位 准确把握战略定位

站在更高的层面,应当看到大湾区发展绝不仅仅是围绕香港发展,应该还要有更高的要求。实际上,在讨论大湾区发展时,社会上有种种不同的讨论,有的在争论以建设什么中心为核心,有的则对由谁当龙头争议不休,有的则只关注香港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利益讨论不止,而对于更宏观的定位未能有清晰的认识。这些固然反映了一些市民的心态和想法,但绝不能代表大湾区建设的根本宗旨以及长远的发展战略。

韩正副总理在会上高屋建瓴地指出,建设大湾区有五个战略定位。首先是充满活力的世界城市群,这个城市群要有体制活力,要有产业支撑,充分发挥港澳自由开放经济体和广东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优势;其次,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前沿,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第三,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要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会的重要支撑区;第四,内地与香港、澳门深度合作示範区,将是港澳融入国家发展的重要载体;第五,是宜居宜业宜遊的优质生活圈,将是生态环境美,生活服务完善,港澳同胞和大湾区内地居民同享高质量生活的共同家园。

这五个定位同样有层次之分,分别从“世界城市群”、“科创新中心”、“对接融会支撑区”、“合作示範区”、“优质生活圈”。群、中心、区、圈,这几个关键名词,实际上已经勾画出了未来大家能见到的真正大湾区应该要有的模型。同样的是,这些定位绝不只着眼于香港或大湾区一城、一域,而是要有国际性影响力、国家级推动力、区域性吸引力的发展战略性区域。这不仅仅是愿景,而是触手可及、正在变成现实的宏伟蓝图。正如王志民主任所指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战略支撑和重要平台,建设创新型国家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创建“新优势、新中心”提供了不竭动力。

六大原则 全面推动战略发展

如果说“四个维度”、“五大定位”更多的是在战略层面的全景式蓝图,那么具体到如何去推动,则更关乎当前香港社会各界怎么样作出准备。韩正副总理对此指出,对于“如何建设大湾区?要遵循六大原则:一是创新驱动,改革引领;二是协调发展,统筹兼顾;三是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四是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五是共用发展,改善民生;六是“一国两制”,依法办事。韩正副总理说:“这六项原则,前五项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具体体现。第六项是遵循‘一国两制’发展方针的要求,对大湾区建设极为重要。”

这六大原则,涉及以什么方式推动、以什么形式发展、以什么理念实践、以什么态度合作、以什么精神应对的问题。值得关注的是,韩正副总理将第六点形容为“极为重要”,这是中央对香港特区的关心支持又一有力体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大湾区建设中,香港“一国两制”实践的不可替代作用。

令香港市民深感欣喜的是,就在会议结束后第二天,国务院办公厅就推出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就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参加社会保险、劳动就业、上学、就医等方面,规定了享受3项权利、6项基本公共服务和9项便利的政策措施。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形容,这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重大利港政策,她代表港人向中央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再看王志民主任的文章。他指出,我们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积极研究出台便利香港同胞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的具体措施,不仅要惠商,更要惠民、惠青,使香港同胞与内地人民同享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巨大机遇和红利,更好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嚮往。如今,这些政策的出台,正是习主席去年在香港系列重要讲话的又一全面落实贯彻。

大湾区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对香港未来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创新与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韩正副总理强调,建设大湾区要坚持在“一国两制”框架内,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做到三个有机结合。

韩正副总理关于大湾区发展的深刻阐述,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建设好”精神的贯彻落实和有力体现。王志民主任在文章中还表示,支持香港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找准国家所需和香港所长的结合点,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互利合作,建设共同家园。香港市民从大湾区建设的谋划、组织、推动过程中,都可以充分体会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政府对推动香港“一国两制”事业倾尽心血;认真学习领会韩正副总理的讲话内容,是香港社会各项工作和发展的重中之中。

(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 屠海鸣)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